,宛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如今整個杭州郡大小官員,及不少世家都牽涉其中。
私鹽之害,已經擺到檯面上。
最近,陛下已經不止一次為此大發雷霆,整治私鹽勢在必行,沒誰敢站出來公然和陛下做對。
御史臺同黃景州交好的官員,站出來道:“私鹽之害,肆無之忌憚,不僅危害朝廷利益,同時也在挑釁朝廷威嚴,朝廷每年向各州,定額髮放五十萬引鹽,可浙州十二郡,僅一郡定額販私就高達三十萬餘引,是官府產不出更多鹽嗎?”
滿朝上下無不倒吸一口涼氣,卻無人敢說話。
御史慨然直言:“是地方官員、巡鹽史、世家、商紳等人,形成的利益團體,瞞報、及謊報各地食鹽的所需消耗,無視朝廷律法綱紀,挑釁陛下威嚴,明目張膽欺君謀私,行貪贓枉法之惡,簡是罪無可恕。”
“私鹽販向地方官員賄賂,尋求保護傘,妄圖逃脫朝廷律法。”
“鹽販背後站了世家大族,地方官員投鼠忌器,或主動或被動,加入私鹽這張網裡,成為蛛絲網結的一環。”
“巡鹽史代表朝廷,巡視各地鹽稅,緝拿私鹽,卻孤立無援,懼於地方販私背後龐大可怕的利益團體,欺上瞞下為各地私鹽打掩護,鹽販們再丟擲一些小魚小蝦,讓巡鹽史查到私鹽和贓銀,向朝廷交差,以此名利雙收。”
御史這一番話,直接將整個南朝私鹽行當的遮羞布揭開,露出內裡腐敗醜惡的一面。
朝廷愈禁,私鹽愈加猖獗,朝廷想整頓私鹽也不是一天兩天,但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此次長公主藉著水災一事,從杭州郡把私鹽這個利益團體,撕開了一個缺口,是朝廷藉機整頓私鹽的最佳機會,御史臺幾乎一面倒的支援。
南興帝居高臨下:“顧卿,有何見解?”
“賑災監察史在奏報中提及,杭州郡有將近半數的老百姓,常年吃私鹽,幾乎所有百姓都吃過私鹽,細思則極恐,杭州郡已是我南朝富庶之地,那麼其他並不富庶的地域,想必私鹽更為猖獗。”
“國策是為了利於國,而惠於民,從而民心向,社稷安,而眼下官鹽,利的是販鹽的私鹽販,惠的也是私鹽販,上不利國,下不利民,確實存在疏漏。”
說白了,還是販私太過囂張,自己吃肉,卻讓陛下連湯也喝不著,每年朝廷收的那點鹽稅,還沒有浙州一整州每年販私的錢多,此番又經由長公主揭露出來,總要給陛下和朝廷一個交代。
帝王最在意的,未必是官員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畢竟人多了,飯也要分鍋吃。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先保障朝廷和陛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