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頓了一頓,終是沒有開口。
明途說道:“太上長老如今正自閉關,小師叔祖要見太上長老,恐怕還要等他老人家出關。”
秦先羽點了點頭。
對於冥晝祖師,他也略微知曉一二。
這是一位道祖,且不是尋常道祖,因為他時刻都有可能一步踏出,成就仙聖之祖。
傳聞冥晝祖師曾行走於南州大地之上,顛倒日夜,呼風喚雨。
閉眼為黑夜,睜眼即白晝,打鼾作雷音。
天地俱隨之而變化。
一位大神通者。
四百二十七章聽音閣
聽音閣。
這不是一座樓閣,而是三十六座樓閣。
在這裡,有各脈三代弟子,每隔兩日一次講解經文,並且為門下弟子解惑。
除此之外,亦有鬥法閣,內中有著修為極高的弟子,都曾遊歷九州大地,歷經無數廝殺,經驗豐富,而他們在閣中,講述的自然是如何鬥法,如何靈活運用自身本領,又如何在鬥法之中將自身力量發揮至最大,如何尋找對方破綻弱點,如何針對各類不同道術,施行不同類別的閃避,或者如何使用不同手段去破解。
因此九州仙宗的弟子,從來不會是繡花枕頭,空有一身道行,卻還鬥不過無門無派的散人。
當然,道德仙宗除外,只是,道德仙宗雖然只重道行,不重神通,門下弟子鬥法本領尋常,可修為往往是高得令人為之驚駭。同輩之人裡,道德仙宗的弟子,往往是比同齡的仙宗弟子修為更高,雖然鬥法本領不強,但憑藉境界高深,法力雄渾,卻足以壓迫同輩之人。
秦先羽雖然得了中州燕地的失傳道劍,修有一式秘劍,又有掌心雷,觸地印等手段,但細細想來,鬥法的手段還頗顯粗糙。如今在龍虎級數,憑藉秘劍和掌心雷這道仙術,可謂是無往而不利,但到了地仙這等人物的眼裡,鬥法手段便顯得稚嫩了。
儘管秦先羽也算是身經百戰,鬥法眾多,可畢竟未曾經受過真正的教導,鬥法的手段也未經融合。其實還有許多破綻。實際上。他還算是散人修道者出身,只是因為自身的手段過於不凡罷了。
相較之下,中州燕地傳承許多萬年的教導方式,許多先賢前輩以及當代弟子總結出來的鬥法經驗,自然要遠勝於尋常宗門,更非散人修道者獨自摸索可比。
今日,秦先羽便來到了聽音閣。
但他不是來為四代弟子講述經文的,而是來聽講的。
八脈首座的三篇規劃裡。第一條便是屈尊。
所謂屈尊,便是放下十脈首座的身份,以當代弟子的身份,去與四代後輩弟子同堂而坐,聽三代弟子講解。
……
秦先羽實為散人修道者出身,與仙宗弟子相比,有許多地方是遠遠比不上的,許多弊端也是難以避免的,甚至在修行上面,也常會犯下那些十分粗淺的錯誤。因此。他必然要經歷仙宗的教導,感受仙宗的氛圍。也可以藉此,融入中州燕地之內。
仙宗的教導,乃是經歷許多萬年傳承積累下來的,去粗取精,淨糟粕,得精華,堪稱無比完善,至少在當下,這些教導的知識及方式,還尋不出漏洞破綻來。
每一箇中州燕地的弟子,自幼便要經受教導,直到成仙得道之後,才算出師,甚至許多時候,也要去尋師長解惑。秦先羽雖然地位極高,但修行的想法,以及方式,手段,都比不上仙宗弟子,他既然入了門牆,就該經受中州燕地的教導,作為本門祖師一輩,更不能遜色。
其實秦先羽也隱約猜測,八脈首座的這條建議,是否也有讓秦先羽難堪的意思?
作為祖師爺的輩分,和四代弟子同堂修習,聽三代弟子講解經文,著實能讓許多人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