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0部分

得投生轉世。凡是喝過孟婆湯的人就會忘卻今生今世所有的牽絆,了無牽掛地進入輪迴道,開始下一世的輪迴。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

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乾乾淨淨。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

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一隻碗,碗裡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

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愛。

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

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

孟婆會告訴說:你為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喝下湯,眼裡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

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你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許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見她,她看不見你。

千年之中,你看見她走過一遍又一遍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你盼她不喝孟婆湯,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後若心念不滅,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去尋前生最愛的人。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

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不知來生她是誰,飲湯便忘三生事。

望鄉臺,原指古代久戍不歸或流落外地的人為眺望故鄉而登臨的高臺(既可能是人為建造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後來,隨著道教鬼神觀念的成熟和佛教地獄體系的引入,逐步從現實建築演變為虛幻存在,成為神話傳說中,進入地獄的鬼魂們,可以眺望陽世家中情況的地方,有時也借指陰間。

那“閻王殿”在這裡就不需要解釋了。

“望鄉臺”、“閻王殿”都是死亡之地,是人死後才去的地方。

翼王石達開經過考慮,決定不再往火龍坪而來。那麼又往哪裡去呢?

翼王石達開將軍旗插起來,在巖埡口祭拜,決定軍旗向哪個方向倒,便跟著軍旗的指引前行。

半月後,翼王石達開祭拜的軍旗倒向了來時的方向,“長茅部隊”往來時的路撤退而去……

龍河的水清澈見底,這些年由於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大,兩岸青山翠綠,河中小魚遊弋。

已是初夏時節,太陽底下有了暑熱之氣。

蔣雯雯在河中掬起一捧水來,讓水從指縫間漫漫流失,臉上笑意綿綿。

田理麥在河邊撿起一石子,向河中打了過去,那小石子在水上如蜻蜓點水般點了五、六次之後才落下去。

蔣雯雯見了,笑著說道:

“親愛的麥,你再打個,真好看!”

田理麥撿起一塊小扁石又打了出去,這次的小扁石在水上保留的次數更多。

蔣雯雯覺得挺好玩的,立即走過來對田理麥說道:

“親愛的麥,你教教我,這很好玩的。”

田理麥在河灘上選了一塊小扁石,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卡住小扁石設道:

“親愛的雯雯,象這樣握好小扁石之後,身體稍向邊側對著河面,微微彎腰將小扁石急速地,儘量與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