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等人請巫師詛咒皇帝之事,敗露案發,皇帝已經控制了相關人員。
——這雖然沒有對外宣揚,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還是有風聲洩露出去。
皇宮裡的人,不論是皇族還是近衛、太監、宮女,都能略知一二。
那些高官們,不少人在皇宮裡有眼線,也知道一些大概。
始興王劉濬出皇城,去了江對面的瓜步,督建新城。
這也印證了大夥的某些猜想。
嚴道育女扮男裝,混在劉濬的侍衛中去了瓜步。
指證太子等人的陳慶國已死,王鸚鵡緘口不認,沈懷遠本來就不知情…
從東陽公主府抄出的贓物、證據,也被皇帝下令銷燬了。
皇帝手頭,其實也沒儲存指證太子謀逆的東西。
因此,太子並沒受到任何責難。
慢慢地,劉劭恢復了正常作息。
最鐵的兄弟、二皇子劉濬去了瓜步,同父同母姐姐、東陽公主薨逝了。
四皇子劉鑠手下有幾人,如蕭斌等,與太子有舊。劉劭試著透過他們探探劉鑠態度,沒想到對方反應很熱情。
於是,太子與四弟更近了些。
同時,太子與以前關係不錯的大臣、小官們,也增加了聯絡,一起喝酒解悶。
……
因為名義上的首宰劉義恭不理朝堂之事,中書令徐湛之成了事實上的朝會主持人。
侍中、吏部尚書江湛,地位僅次於徐湛之。
這兩人對局勢也算洞若觀火。
他們各懷心思,極力勸說皇上:廢太子、立新儲君。
徐湛之之女是六皇子、隨王劉誕王妃。不用說,徐湛之的目的是立劉誕為新太子。
江湛支援四皇子、南平王劉鑠。因為劉鑠的王妃就是江湛的妹妹。
皇帝劉義隆本來就猶豫不定,禁不住二人遊說,也有些動心。
不過,劉義隆覺得:四皇子、六皇子後面站著江湛、徐湛之兩位強勢宰相,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上位,極有可能導致兩位宰相對立。
兩強相爭,無論誰勝出,必傷國力。
所以,皇帝認為,即使要換太子,也不能推出那兩位。
劉義隆心目中的人選是七皇子、建平王劉宏。
為了防止意外,也為了保護三皇子虎頭,劉義隆狠下心來,下令調劉濬去江陵擔任江州刺史。立即離京赴任。
劉濬只得匆匆整理行頭,過江回皇宮,向母親潘淑妃、父親皇帝辭行。
劉濬走後,皇上派出的密探回報:有人見到巫師嚴道育上了一條大船,那條大船屬於新任江州刺史、始興王的船隊。
劉義隆聽到這個訊息,終於下定決心廢掉太子、誅殺皇子。
他一邊命人去向劉濬傳旨:暫緩出發,在船上待命。一邊提前召見王僧綽,向後者透底。
他暗示對方:自己召集三位宰相商議此事時,心中要有個數,新太子人選只能是建平王劉宏。
王僧綽聽了皇帝囑咐,心中哀嘆不已,感覺大亂將至。
不過他此時也不敢道出自己的擔憂,而是點頭表示知道怎麼做。
回到家,王僧綽找到堂兄王微,二人進到一間密室,也不點燈,在黑暗中坐了一夜。
3月16日,皇帝劉義隆在含章殿召集三位宰相商議大事。
他下令羽林軍:三步一人,圍住大殿,不讓任何人靠近。
劉劭做了30年太子,手下能人也不少。他們在建康城的每個勢力中都有眼線。
皇宮裡的異動,三弟接到的詔令……這些都很快反饋到太子府。
劉劭認為不能再等。
他派人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