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農業用具與兩千年後人民公社初期的農業用具基本一樣,似乎可以成為上述判斷的依據。
從歷史記載上看,漢武帝時代的做法,對於國內社會經濟的破壞相當慘烈。當時,各級政府“得民間財物以億計,罰沒入官的奴隸婢女以千萬計,田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房地產也差相彷彿。於是,中產階層以上者大抵破產。”在關於漢武帝中後期的歷史記載中,全國各地“盜賊縱橫”、“盜賊並起”、“盜賊群起”的字樣大量湧現,“人相食”的記載一再進入視野。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當時漢代的文人們,在稱頌漢武帝和桑弘羊們的變法時,使用的詞彙是“民不益賦而國用饒”。翻譯成眼下秋臨江的語言就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不光意思,連字面都幾乎一模一樣。
在雲錚所知道的歷史中,有一本現在可能不會再出現的鉅著《資治通鑑》,在這中司馬光對漢武帝的評價是:秦始皇幹過的壞事,漢武帝基本上又幹了一遍。之所以沒有亡國,主要是因為他臨死的前幾年全面懺悔、改過;然後,臨死時又把後事託付對了人的緣故。
眼下秋臨江變法的指導思想酷似桑弘羊等人的思路,事實上也同樣是以國家壟斷經營的方式,開啟了與民間爭利之門。以雲錚這個後來人的眼光去看待,如何不能看出其中的危害來?所以他不可能對這種做法報持希望。
顧恆和秋臨江從朝堂開始爭論,下朝之後又在內閣文華殿裡爭論,直到萬昌皇帝來了,依然在爭論。但萬昌皇帝只是一邊面無表情地聽著他們你言我語往來不休,卻就是一句話也不說。他手裡拿著一本厚厚的奏摺,看得十分仔細。
奏摺是戶部右侍郎、清查江蘇吏治欽差大臣雲岱星夜呈上的。
奏摺很長,洋洋灑灑幾近萬言,其中很詳細的談論了漢初蕭規曹隨的典故。雲岱認為,這個著名的典故中有一層極深的含義常常被人忽視,而其保守的一面,亦即不變更即成法度、不改祖宗之法一類的表層含義,反而被特別不適當地加以誇大和強調出來。這也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
他說現在大家都認為,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景帝劉啟,西漢初年七十年間以清淨無為的黃老之術治國,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是國力迅速恢復,達到文景之治盛世的重要原因。而蕭規曹隨則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曹參是劉邦的老鄉,也是西漢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劉邦稱帝后,封他為齊相國。當時齊有七十餘城,是最大也最重要的封國。治下在今天山東沿海的一大片地方。
曹參到齊國後,就如何治理國家廣泛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結果,眾說紛紜眾口難調,搞得他一頭霧水。後來,他聽說膠西地區有一位蓋老先生,精研黃老之術,就以重金請教。據說,蓋老先生核心的話只有一句:治國之道,貴在清淨無為不擾民,則民自定。史稱,曹參大受啟發。此後,以黃老之術治理齊國九年,國泰民安。從此,曹參名聲大盛,當時的人們皆稱其為賢相。
蕭何去世的訊息傳到齊國後,曹參馬上讓人收行李,說:“我要當宰相了。”幾天後,朝廷的使者到,召他進京出任宰相。
曹參的宰相當得很絕:他處理政事時,全部按照蕭何的成規辦理;任免官吏時,只挑那些年齡大的、忠厚老實的、不善言談的人,辭藻華麗、長篇大套、追求名聲者一概罷免不用。他自己則每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白天晚上都是酒氣熏天。
時間長了,他的同僚部下們相當苦惱,搞不清楚宰相這是什麼路數。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