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讓訊息傳不出去一丁點兒。幾個記者又管什麼屁用?”
眾人你一言無一語,讓郭金章很是無語。看來,不論古今,記者這個行業其實都不怎麼招人待見……至少在中國人眼裡是這樣的。
……
“金章,金章
第105…106章 即將到來的…華工與戰鬥!
105
楊任球是一名華工,廣東籍,十幾年前來到美國,同樣也參予過太平洋鐵路的修建,鐵路建成之後,也跟無數的華工一樣被迅速解僱,之後,流落到了萊克伍德。一座距離丹佛並不算遠的城市。當然,跟他一起的也還有許多的華工,並且大多數都是老鄉,跟丹佛所在的華工組成差不多。人數也有兩百多人。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做工,相互幫助,頑強在在這個冷淡的國度裡活著。
後來,美國的排華行動越發的明顯,並最終成為一種常態,華工們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差。人口較少,華工也較少的地方還好,華工們還有一小半的機會不會過得太艱辛,可人口一多,各種訊息、各種情緒一傳播,一影響,華工們幾乎百分百的就會遭殃。
楊任球原本還能偶爾吃上一口肉,這幾年卻連肉腥也幾乎聞不到了。要知道,科羅拉多可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地方,這裡的肉食相對於許多地方都要便宜的多。
不過,楊任球對此卻沒有什麼感覺。
已經受過很多的苦,並且一直生活在艱苦的環境裡面,再多一點又算得了什麼?
楊任球不明白,丹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居然讓那些同胞那麼激烈的反抗……僅僅是因為幾千個白人衝進了華工們的聚居區,打死了一個同胞?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楊任球以一個華工的直覺告訴自己,丹佛的那些同胞肯定不會因為這個就燒了丹佛。
那可是州府。
而且,華工們一向都是逆來順受,有脾氣也不敢朝白人發,怎麼可能像傳說中的那樣殺掉成百上千個白人報仇?這中間一定有什麼原因。
楊任球很為那些同胞們擔心。人在他鄉為異客,遇到同鄉都不自然的想親近,何況還是在他國?同胞、同鄉,很清晰地就能感到那種相聯的血脈。
可是,擔心是擔心,楊任球卻也不自覺地對丹佛的華工同胞們有那麼一點點的抱怨:你們自己痛快了,卻也給兄弟夥們招麻煩呀。
萊克伍德的排華也有,白人經常拉著華工的辮子玩兒,打人,或者逼人下跪等等,但還沒有丹佛那麼嚴重和激烈,也沒有發生過幾千人圍攻華工聚居區的事情……或許是他們聚集不起幾千人來,可確實是沒有像丹佛那樣。可是,丹佛事件的訊息傳過來之後,萊克伍德的華工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寒凜的冬意:白人們越發的看他們不順眼了。
楊任球每天出門都要在身上的關鍵部位添上些東西,或者多幾層衣服。
雖然作用不大,可至少比沒有強吧?
而事實也確實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這些天下來,他是萊克伍德所有捱過揍的華工裡面傷勢最輕的。對此,他甚至還偷偷地沾沾自喜了那麼一回。
可是,很快他就喜不出來了。
萊克伍德的警察突然出動,把他們所有的華工都抓了起來,然後,他就知道了一個訊息:科羅拉多眾議院剛剛透過了一份決議,驅逐所有華工這份決議已經由州長簽署並且立即付諸實施……他們不能再住在萊克伍德了。
這還不算,把他們抓起來之後,那些白人還不許他們回家收拾行禮,而是直接就把他們押送……沒錯,就是押送。本來,楊任球還以為他們將被押送到夏延,也就是懷俄明地區的那座城市,然後被運上西去的太平洋列車……可結果卻出乎意料。他們被直接送到了丹佛,在接受了無數的臭**、發臭的牛羊下水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