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4章 白花花的銀子

在這裡,秦瑤光引入了“把蛋糕做大”的現代市場營銷理論,共同做大做強嘛。

以官職買股份,人人都買得起,幾乎是一比一百的投入產出比,試問誰人不心動?

但是,就連皇位都有更迭,朝廷官職更不可能一成不變。

一千多名京官加上勳貴等爵位的擁有者,京城就有三千多名官職。再加上外地各屬官,整個大景約有一萬六千多名官員。

這個數字,是秦瑤光從戶部調取而來。

要不為什麼謝殊看見這封奏摺大受打擊呢?實在是太細了。

不僅有高瞻遠矚,更有可落地的執行細案。

秦瑤光把總股權分為兩萬份股權,供官員購買,按年分紅。

認購剩下的,就都歸皇室持有,進行靈活處理。

若有告老還鄉的,當年分紅照給,還會多送三年的分紅,作為對方奉獻了一輩子的退休金。

倘若是貪腐犯錯等等緣故而丟官,那就不好意思了,當年分紅就別想了,還會視罪名嚴重程度,追討一至十倍的賠償金。

新任職的官員,也從皇室的股權池裡讓出來,供他購買。

至於官員的正常升降,則不受影響。

哪怕你成為一品大員,這個官職也僅僅能投資一股而已。

被貶成九品芝麻官,仍有一股。

相當於給了百官一個最後的退路,上了一道保險。

秦瑤光用這個法子,將所有官員都繫結到大景這艘大船上,讓他們為了自己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哪怕分到他們手裡的並不多,但這是俸祿之外的額外利益。

而且是過了明路的,不用藏著掖著。

至少,不會扯後腿。

不會再出現先帝當年的情形,以謝殊為首的世家團體反對改革,而導致的慘案。

因為參與的官員足夠多,便形成了互相牽制約束的鏈條。

上官哪怕想要從中動手腳,他也需要下屬替他跑腿辦事,方能成事。

為什麼貪腐案一旦爆發,往往是牽扯出一長串的官員?

正是如此。

秦瑤光還打算建立獨立於司法制度之外,單獨對“絲綢之路”專案的督察體制,將權力牢牢掌控在皇室之中。

往後,再把這套督察制度,應用於所有的經濟犯罪之中。

當然這是後話。

為了避免百官想起歷史上宦官掌權的不愉快事件,秦瑤光根本就沒在摺子裡提。

她的目的,是要做成這件事。

隨著她寫的摺子在朝臣中間被迅速傳閱,大殿內的氣氛越來越火熱。

真金白銀的利益,白花花的銀子。

只除了一個問題。

“長公主,您說的這條絲綢之路,真能掙到這麼多錢?”

:()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