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瑤光上前請罪:“都是兒臣的不是,母后切勿氣壞了身子。”
皇太后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睨了她一眼:“哀家說了那麼多,還以為你知道了。既享了長公主的尊榮,就要有長公主的擔當!”
“兒臣明白。”
“既是明白了,為何又求皇帝替你做主?”
皇帝急急替她分辯:“母后誤會了,是朕宣了皇姐來,不想她受了委屈。”
皇太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懂什麼叫委屈?”
“哀家把話放在這裡,樂陽和安樂郡王絕不能和離。”
她的聲音中氣十足,可謂擲地有聲。
謝皇后心不甘情不願,卻也沒有法子,只好跟著皇帝和秦瑤光一起應了。
她千算萬算,未曾算到皇太后早就候著這出戏。
如今,把話撂到明面上,哪怕是謝殊也沒有什麼好的法子。
謝皇后心中正暗自計較著,外面傳來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
她眉頭一跳。
在宮中,決不允如此慌張行走。
難道,又發生了什麼事?
“太后娘娘!”
一名禧寧宮的老太監幾乎是小跑著搶進大殿來,匆匆對三人見了禮,急道:“寧國公府來報,老國公爺仙去多日了!”
皇宮中,要避諱“死”這個字。
仙去,便是死了。
死了不奇怪,什麼叫死去多日?
謝皇后垂下眼簾,打定主意不多說一個字,省得被人拿住話柄,在背後嚼舌根說她幸災樂禍。
崔家和謝家爭了大半輩子,眼看著迅速衰落下去。
她只需冷眼旁觀就好。
皇太后驟然起身,身體不受控制地微微一晃。
秦瑤光忙上前將她扶住,低聲勸道:“母后,您別太傷心了。”
“扶哀家回宮。”
事情來得太急,這裡是鳳陽宮,不方便說話。
皇太后擺駕回宮,秦瑤光急急跟上。
皇帝也想跟上,被她制止:“寧國公府之事,皇上無需掛懷。”
雖說都是崔家的血脈,但他是皇帝。
崔家的事,皇太后從始至終都沒想過要讓皇帝沾手。
回到禧寧宮,老太監才細細稟來。
原來,自崔永唯事發後,寧國公府上除了崔老國公外,全都離開京城。
二房舉家去了何氏的陪嫁莊子,大房崔問岸不知所蹤。
偌大一個府邸,沒了主母操持,只靠管家要管著這幾百號人,未免捉襟見肘。
大房二房的離開帶走不少訓練有素的崔家奴僕,剩下的心裡沒個定準,什麼事都鬧出來了。
吃酒賭博的、內外勾結私通的,什麼事都有。
剛開始時畢竟有國公府的名頭壓著,還不敢亂來。到後面見無人過問,一個個的膽子就越來越大。
一個月,足以讓膽小懦弱的人,養出懶惰貪婪之心。
以至於堂堂寧國公府,內務鬆弛,成了小人肆虐的天堂。
以至於,連崔老國公在院子裡死去好幾日,才被偷偷摸摸闖進正院想要順手牽羊的一夥地痞流氓發現。
“太后娘娘、長公主殿下。”
老太監把發現的過程大致說了一遍,道:“誰也沒想到,那些奴才竟是如此膽大包天。二夫人離開後,老國公爺跟前連個正經伺候人都沒有,怠慢至此。”
皇太后微微動容,眼神裡卻沒有太大波動。
崔老國公,實在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
比起謝殊來,他實在差得太遠。
因他一己之私,對結髮妻女涼薄,又置整個家族於不顧,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