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封皮已經嚴重破損,書頁黃中泛綠,透著一股子歲月的滄桑感。
但儘管如此,江少遊也敢斷定,這本書應該只是明清時代的一個手抄本,而絕對不可能真的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不過這一點並不重要,因為這本書最珍貴的不在其文物價值,而最主要的則是它的實用價值!
江少遊拿起這本書來,簡單地翻看了一下,就發現上面記載的果然都是一些奇妙的鍊金秘術,而江少遊手裡那條鎖魂鏈的製作方法也赫然在列,按照難易度來排列的話,這個鎖魂鏈排在第十三位,算是比較難以煉製的東西。
其實袁天罡所著的這本鍊金術中,最為核心的東西就是一些奇門陣法。只是這些陣法的結構極為繁複,就算只對著其中最簡單的一個陣法的圖紙看上幾眼,都會讓人感覺一陣頭昏眼花,就更別說是還要將這些繁雜的陣法刻劃到小小的金銀首飾上了,這個難度絕對不會比在一個米粒上刻出一幅《清明上河圖》簡單到哪裡?
而且更加關鍵的還是……這些奇門陣法,只有刻在純度極高、並且還要按照要求嚴格配比在一起的幾種貴重金屬上,才會有效。而古時候的金屬冶煉技術十分落後,要靠正常的冶煉方法的話,所有金屬基本上都不可能達到這種陣法要求的精純度。
在這種情況下,要麼就只能是採用天足金一類,全部是天然而成的高純度的金屬來製作,要麼就只能用袁天罡在書中傳下的“水火淬鍊法”,將普通的金屬不斷的淬鍊,直到淬鍊到勉強能夠符合標準的程度,然後再以此為原料,燒錄陣法。
這種水火淬鍊法,需要用很多種特殊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在一起,形成一種帶有腐蝕性的溶液。然後再將需要淬鍊的金屬錠投入其中,先用溶液浸泡七七四十九天,接著再將這金屬錠撈出,放在火上燒至半融的狀態下,用錘子不斷的錘打。
每次都要一直敲打到金屬錠重新硬化,無法再錘打的時候,重新投入火中煅燒,接著再錘打……如此這般,一直需要錘打七七四十九遍之後,才算是完成了一次的淬鍊。緊接著,淬鍊過的金屬錠還需要再次投入到腐蝕性的溶液中浸泡,泡到四十九天之後再取出煅燒錘打。如此反覆七次之後,一般才能將這塊金屬淬鍊到勉強符合刻化陣法的標準線上。
七次之後,如果還想要繼續淬鍊提純的話也可以,不過之後的提純效果可就會越來越差了,每淬鍊一次,提純的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反正是不論你淬鍊多少次,也不太可能會提純到接近天足金的程度。
七次的淬鍊,每一次都得進行五十多天,一共七次下來,剛好就得耗時一年之久,由此可見這鍊金術的艱難。而且要配製那種特殊的水浸溶液,所需要的材料中,有好幾種不論今古都是特別珍貴之物,因此若非有些家底之人,就算學會了這種鍊金術的方法,也根本就玩不轉啊!
另外就是……要刻劃陣法所需的金屬又不能是單一的一種,對應不同的陣法,就需要不同的金屬比例調配在一起。所需的這幾種金屬必須都要達到極高的純度,可是這幾種純度極高的金屬在刻陣時又必須要混合在一起。
可是在刻劃陣法的過程中,又偏生有著極高的失敗率。一旦刻劃陣法失敗後,幾種金屬卻已經完全地融在了一起,這樣一來這些好不容易才淬鍊出來的金屬材料就算是徹底廢掉了,要想將混在一起的金屬完全分開來,那難度可要比重新淬鍊幾塊金屬還要難得多!
而每失敗一次,不但一年來的辛苦化為了泡影,同時七次配製水浸溶液所消耗的金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要不然,霍無忌養父的家裡又怎麼會越來越窮,直到最後窮得連老婆兒子都跟人跑了呢?
看了這書中各個陣法的作用後,江少遊果然發現其中也有著可延長人壽命的陣法,而且這種陣法的等級居然不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