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百姓沒有多少切身感覺,但身為江東主人的司馬睿以及他手下的一幫心腹可謂感觸至深呀。
雖然平常的時候,司馬睿也會色內厲荏的叫囂著一定會擋住來自北方的攻擊,但實際上江東上下都十分清楚,江東已經沒有任何出路了。
而且最近幾年,當琉球郡的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那裡已經成為江東背後最大的威脅。一旦司馬遹發動統一戰爭,江東將會幾面受敵。江東各界相信若非司馬遹一直堅守穩紮穩打的策略,早在數年前江東割據勢力或許就不復存在了。
如今隨著北方經濟逐漸恢復,華夏一統的局面再次出現,這次可要比數十年前的形勢還要好,起碼司馬遹不會受到內部世家力量的干擾。一旦廂軍南下,江東本地士族再想保持以前半獨立狀態絕對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情況下,江東本地士族的代表人物顧榮等人開始遊說司馬睿,準備讓他派人到北方與朝廷和談,看看有沒有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同樣,司馬睿也想試探一下自己的叔叔——皇帝司馬遹的內心想法,於是在洪武十二年他派遣自己的得力手下——王導渡江北上。
王導先是乘坐馬車抵達建康,進入建康城內他先與自家堂兄王敦進行了長時間秘密交談,至於談話的內容除了他們兄弟二人外,外人不得而知。王導抵達了建康之後,然後乘船渡江北上。經過一番檢查之後被北岸的廂軍放入北地。
由於此次王導是光明正大的北上,因此他受到了淮南節度使府的熱情迎接,這些年隨著天下大勢日趨明朗,南北之間相互敵視的情緒有所緩和。每年南來北往計程車子、商人、普通人、官員非常多,只要不是攜帶違禁物品。基本上都能暢通往來。
王導在淮南節度使府的安排下,乘坐大晉內河艦隊的福船從南北運河的南段——揚州啟程,直接沿著運河北上。早在江東時王導就聞聽過洛陽朝廷主持開挖的南北大運河工程浩大,這次能親眼目睹運河的雄姿,讓王導感慨不已!
看著運河上往來如織的船隻,王導也不禁欽佩司馬遹的氣魄和手段。不說別的單單這條造福後世千秋萬代的南北運河就足以讓其成為名垂千古的皇帝!更不用說這些年來司馬遹北逐匈奴,東滅鮮卑、高句麗,西安諸羌,成就了一番千秋霸業!
在王導乘船北上期間,南使北來的訊息被極快地送遞進京。司馬遹一得到訊息立即將內閣大臣召集起來進行商議,王導北上顯然是負有特殊使命。朝廷應該如何藉此機會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諸位愛卿都談談吧,此次南使北上朝廷應該如何應付?”司馬遹坐在上首的位子上開口問道,隨著內閣大臣越來越得心應手,皇帝司馬遹也越來越很少發表自己的看法,除非內閣的意見與他的想法大相徑庭的時候,他才會闡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此次王茂宏北上恐怕是想要來探探我們的底。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淮南節度使府在長江一線連續舉行了數次渡江演練,前線將士要求南下統一華夏的呼聲很高,這都給江東割據勢力帶來很大的壓力。”
“因此,微臣以為,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他們肯定是有些扛不住了。江東派王導前來,恐怕就是來跟我們談條件來了。”杜錫首先開口道。
“談條件?江東也配?若非陛下刻意留著他們,哼!我廂軍數萬將士早就踏平了江東各地!”祖逖不屑地冷笑道。
“誒,祖將軍此言差矣!若是江東一心求和。我們又怎能一意孤行呢?畢竟江東乃是我華夏的一部分,不同於塞外胡人。若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既能減少我們的損失,將來傳揚出去又豈不是一件千古美談?”聞聽祖逖的話,王衍有些不悅的說道。
以王衍為首的世家大臣們倒是希望朝廷能和平收復江東。畢竟躲在江東苟延殘喘的都是和他們藕斷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