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只能壓在他一個人的心底,對誰也不能說出來。
而且李世民對李治的期待,是希望他成為一個安樂王,不希望他來摻和皇家權力的爭鬥。
以後李治能輔佐承乾鞏固江山,那就是李世民的最大心願。
李世民微微搖了搖頭,隨後擺了擺手說道。
“雉奴,父皇沒事。”
接著他轉身走到身後的架子上,並從最上面拿下一卷嶄新的竹簡。
李世民開啟竹簡看了一眼,隨後坐下御臺來到李治的跟前,並將其交到李治的手上說道。
“雉奴,這是父皇新寫的第四點審官,你拿回去認真看一下吧。”
“等你看完以後,再交還給父皇。”
因為最近幾天他都在做調動官吏之事,而在這種大調動之下,他也順手把審官這一部分經驗寫下來。
李世民自認為在識人審官方面,他的眼光足以和秦皇漢武等人相媲美,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他手下的一眾文武大臣,不僅能力出眾,而且對他忠心耿耿。
李治欣喜地接過竹簡,隨後滿臉笑容地抱拳行禮道。
“父皇,兒臣一定會用心拜讀!”
李治握著竹簡的手略微有些顫抖,腦子也想起了舅舅說的一句話。
“《帝範》乃是陛下寫給未來帝王之書,現在陛下把此書先給殿下您看,這背後蘊藏聖意啊!”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他是第一個把《帝範》看完的人。
越想李治的心情就越不平靜,一絲野心也從心底滋生。
李世民看著乖巧的兒子在發呆,隨後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著低聲叮囑道。
“雉奴,《帝範》不能給第二個人看,更不能把此事外傳給第二個人知道,你看完就拿回給父皇!”
李治連忙抱拳應道:“兒臣遵命!”
不僅父皇叮囑,就連舅舅也叮囑過他,不要把此事到處說出去。
否則一幫大臣便會對父皇勸諫,最終的結果可能會逼迫父皇,把他趕去封地。
畢竟四哥魏王通敵叛國謀害太子之事,剛剛發生不久,朝臣可不能看著他對太子的地位造成威脅。
李世民揮手說道:“你先回去看吧,父皇現在準備處理國事了。”
“兒臣告退。”
李治抱拳行禮後,隨後乖巧地走出了甘露殿。
等他遠離甘露殿以後,他呆萌的表情也變得精明起來,整個人的氣質和方才相比完全不一樣。
他呢喃著說道:“來日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