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外部)衝擊而喪失優勢。

十二、ZF競爭錨(2)

針對這一現象,周帆大師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一個企業能否找到一個既能突顯企業或者產品個性,又能維持相對恆久優勢地位的超出(核心)競爭力的一種理論呢?能不能給競爭能力一個相對明朗的概念和可操作的方法呢?

【創新:海爾的意淫式競爭力】

前面提到,萬科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期間,走的是多元化發展之路,涉及醫藥(療)、食品飲料、廣告與文化傳播、影視製作、建築、房地產、科教等等,但在走了一段時間後,萬科發現自己的企業雖然做得較大,效益也不錯,但卻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自己區別於其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再這樣走下去,是非常危險的,後來萬科採取做“減法”的策略,大幅削減產業,只保留房地產產業,並且在房地產產業中,只做面向白領階層的住宅產業。

萬科的這種“減法”策略,目的就是透過走專業化路線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競爭力明朗化、突出化。

別看大家坐在一起,就會討論到競爭力的問題,但是不少的企業家對競爭力的理解與操作尚處於一知半解的層面。並且許多大型名牌企業的所謂競爭力,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說得惡俗一點,是對競爭的一種意淫式理解。比如海爾,將“創新”定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是一個高度抽象的詞彙,且不說無數企業都視創新為自己的競爭力,流於大眾化,僅就創新本身來說,如果將創新列為企業的競爭力,無論是傳遞給公司內部的員工,還是公眾可感知到的,都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這個競爭力需要對其做複雜而詳盡的細化、標準化工作,否則企業員工不知道從何下手。

競爭力不能模糊不清,必須清晰,具有易感知、可執行性。否則競爭力就成了企業領導的一句口號而已,派不上實質性的用場。

企業也好,城市也好,都想建立競爭力,但真正建立了可操作性的明晰的競爭力的企業,是廖廖無幾的。而這種缺乏可執行性、不明晰的競爭力,則會像一個不會導致直接住院治療的小恙一樣,但卻會在日積月累中吞噬身體,乃至吞噬精神,最後導致不治而終。

周帆研究發現,實際上,競爭力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且會在不同的階段自動發揮作用。只不過企業家們沒有發現而已,有時企業家確立的核心競爭力,可能並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隱形中工作,幫助企業成長了,這就讓企業家們誤認為是他確立的競爭力發揮了價值。

競爭力本身具有一種自動伺服機制,它會在整體到位、各部件不出大錯的情況下,自動協調內外部環境、條件與資料,展開工作。

我們所要做的,是找到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或者說糾正、完善競爭力。

針對競爭力的模糊、抽象的現實,周帆才提出了“競爭錨”理論。

為了提高競爭力的現實價值,賦予競爭力於可操作性。周帆大師潛心研究競爭理論,在研究中從船停泊時用來穩定船體的器具——“錨”得到啟發,發明了“競爭錨”理論,就這樣,“競爭錨學說”便誕生了。

我們知道,錨就是船停泊時所用的器具,用於穩定船舶。它是用鐵製成的,一端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帶倒鉤的爪兒,另一端用鐵鏈連在船上,拋到水裡或者岸邊,將船固定在某一個位置,避免受到外力干擾而漂移。

從企業經營到城市經營再到國家經營,關鍵是要找到或者製作這樣一個“帶倒鉤兒的錨”,如果有了這樣一個“錨”,優勢就會變得非常突出,並且可以抵抗任何外力干擾。許多企業或者產品在運營過程中而出現風險,就是因為沒有製作出“競爭錨”。如果有了這樣一個“競爭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