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參見龍皇陛下,願陛下聖壽無疆!”
在一片朝拜賀聲之中,以應龍為首的龍族長老、大臣與以龜丞相為首的水族統領、族長盡皆伏首下拜,道賀行禮,總算是打破了承華殿上僵持著的寂靜。
“都起來吧。”龍皇敖玥面色如常,倒是絲毫沒有一絲怒意或不快之色,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謝龍皇陛下!”
“諸位愛卿,此番急著召爾等回宮,一路奔波,辛苦了。”敖玥先是看向從四海趕回來的應龍等四大長老和諸位陸地水系的水君道。
“龍皇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份內之事,萬不敢言辛勞。”眾人齊齊恭道。
“而今海嶽清泰,四海昇平,朕與萬千龍族、水族生靈有幸安享太平,皆有賴諸君之功。”
“此番召集諸位前來,不為他事,只因欲設四海盛宴,款待諸位,以慰眾卿之功。不知諸位可願賞臉,與朕君臣同樂呢?”
“這……”
“陛下設宴款待,臣等自然是不勝欣喜,哪敢不從?”
“只是臣此次回宮途中,偶然聽到洪荒近日所傳的一些閒言碎語,不知陛下可知否?”
龍族聯合妖族,準備起兵伐巫的謠言早已傳遍洪荒各處,眾臣雖私底下底下議論紛紛,但真到了承華殿上,卻無人一人願意當那出頭鳥,第一個提及此事,如今有人願意打破僵局,自然是萬眾矚目,想看看此人是誰。
敖玥也是早就料到了有眼前一幕出現,心下倒是並無慌張之意,尋聲而望,卻見是一白袍秀士上前所稟,方才的話,也是出自於他的口中。
“洪荒自古便是是非紛擾之地,流言四起,無端傳聞更是不可勝數,洞庭水君既說了是閒言碎語,又何必當真呢?”一聲雖有些蒼老但英氣未減的聲音響起,只見眾水族臣班列前端,龜丞相上前,樂呵呵地說道。
不錯,方才說話之人,便是那洞庭水君,也就是當初的錦鯉族族長——文子謙。
當初錦鯉一族為救祖龍脫險,舉族幾近被東皇太一屠戮殆盡,慘狀莫名。故而在敖玥繼位龍皇之後,便封了已故老族長僅存的兒子文子謙為洞庭水君,令錦鯉族舉族遷居洞庭湖休養生息。
而那文子謙倒也爭氣,這些年錦鯉族在他的經營之下,也頗有氣色。
陸地上的各大江河湖泊水君,同時兼顧興雲佈雨之責,洞庭湖周邊自他擔任水君以來,雨水豐足得宜,無旱澇之禍,倒也是一派安定祥和之景象。
敖玥大喜,念及往日恩德,又晉了他為四湖都總管,統領洞庭、鄱陽、洪澤、太湖四湖,一時風光無限,由他發問,倒也在常理之中。
“龜丞相所言有理。今日既是款待諸位愛卿,便儘管暢飲歡樂,不談朝堂政事。”
敖玥說著,拍了拍手,只見殿外一眾龍族、水族的侍從婢女捧著玉桌、玉椅、酒壺、杯盞、碗筷一眾宴席之物,聲勢浩大,陸陸續續進殿而來。
“多謝龍皇陛下賜宴款待,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文子謙能走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該有的幾分眼力見兒還是有的。見眼前情景,哪還不知道敖玥與龜丞相這對君臣是在一唱一和,做戲給眾臣看呢。
方才他還納悶兒為何應龍等眾位龍族長老今日到現在不發一言,安靜得很,如今想來怕是外鬆內緊,早有防範。
“臣等謝過龍皇陛下賜宴之恩!”在應龍和龜丞相的帶領下,殿上眾臣無不恭敬禮拜,謝過敖玥。
“眾卿不必多禮,都請入席吧。今日我等君臣,不醉不歸!”
敖玥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偷偷看了底下的應龍一眼,後者會意,趁眾臣歡宴之際,悄然離去。
半晌之後,洪荒大陸,鐘山,燭淵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