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陸,鐘山之巔,燭淵宮
“如今諸天七聖人當中,已有三清和女媧證得聖位,想必距離接引和準提成道之日亦不遠矣。日後洪荒便是聖人齊出,教統之爭的時代,此時若不盡早證道成聖,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我空有個師叔之名,可準聖巔峰與天道聖人相比,終究落了下成。”
御蓮池底偌大的空間結界當中,博淵屈膝盤腿坐於蒲團之上,面對著眼前放著博淵老祖魔神巨身的冰棺,止不住地嘆息道。
巨大的九首紫鱗燭晶龍軀殼似乎有所感應,九雙龍目齊齊燃起淡淡的紫光,在博淵不經意間又悄然暗淡下去……
博淵的憂慮其實確有些道理。別看眼下巫妖相爭,幾位聖人都在隔岸觀火,並沒表態要出手干預,可誰知暗地裡會有些什麼打算和動作?
別說什麼聖人寄託天道,視世間一切如虛妄糞土,清淨無為。倘若真是如此,那試問後世的封神大戰,三教之爭,佛法東漸又是怎麼來的?
說到底聖人並非與世無爭,只不過是看對待什麼事兒罷了。若是牽扯到他們自身的教統氣運,門徒生死命脈的大事,你還讓他們清淨無為,不爭不搶,這可能嗎?
君不見,後世截教雲霄等三仙姑擺下九曲黃河陣,將闡教十二金仙一眾困在其中時,闡教聖人元始天尊還不是親自出馬,破陣救徒,將三仙姑送上封神臺了?
所以說,與其將自己及身邊人的身家性命和氣運興衰寄託在聖人的庇護或是憐憫之下,倒不如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在洪荒中佔據一席之地,也與他們爭上一爭。
可是,該如何爭取呢?
如若換作從前,博淵孑然一身,或許還輸的起,大不了搭上自己一條性命罷了。
但如今博淵的背後是整個燭淵宮,甚至整個龍族的興衰,還有一大批需要他去守護的人,如果一旦走過一步,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可以說,現在的他已經輸不起了。
鴻鈞雖未說明博淵成聖之道,但一句“鐘山絕頂為聖宮”,就已經道明瞭他也有成聖機緣,只不過機緣未到罷了。
所謂機緣,便是虛無縹緲之物,得到了可以說是機緣來至,正好把握,沒得到便歸咎於機緣未到,天數使然。
博淵雖信奉天數使然,卻也支援人定勝天的說法,與其將希望寄託於飄渺未定,捉摸不透的天數與機緣,倒還不如自己努力爭取。
三種成聖之法,雖有優劣難易之分,卻都伴隨著風險與時機,但歸根結底,最為重要的,莫過於擁有天道功德。
博淵目前手中已經擁有了先前龍漢初劫時,斬殺羅睺魔祖得到的降魔功德與敖玥登基之時,在龍族廣發誓願得到的一大份功德,加上助女媧造人和啟發后土建立六道輪迴所得到的無量功德,湊到一起,可以說手上的功德是不少,可是若要以此功德成聖,肯定是絕對不夠的。
女媧造化人族,便可以借無量功德立地成聖,而換了冥河老祖卻行不通了,並不是因為兩者造化的方式有多大的不同,也更加不是冥河人品不好,而是因為所造化出來的種族氣運與受天道眷顧的程度有所差異所致。
人族乃是後世註定的洪荒共主,受天道眷顧,享有無上氣運加持,故而女媧將之創立所得到的功德,足以成聖。
但阿修羅族為魂魄血氣所造,生性兇殘嗜殺,只是六道輪迴當中的旁支種族罷了。論氣運比不上人族,亦不受天道眷顧,故而冥河即便得了造化一族的功德,仍舊無法成聖,這便是原因所在。
而太清聖人老子正是看重了這一點,借人族立教,以教化人族的無量功德加持,斬卻最後一屍,再加上他乃盤古元神所化,生來受天道庇護,有大氣運加身,兩者相加,自然非同凡響,何愁不能證得混元聖位?
至於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