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頭看了一眼如果出現在攝影機裡,一定顯得整個房間特別大的別墅客廳,他覺得自己又學到了一些東西。
而等張一謀從書房下來時,他也知道了今天的來賓。
今天來的是四個人,其中有一個許鑫很熟。
陳啟剛,朗朗奧運會彈的那首《星空》的作曲人之一。
在奧運會時,大家就很熟了。
同樣作為導演核心小組成員之一。
無需過多介紹。
但剩下的三人,就讓許鑫感受到了老頭的人脈。
格斐、劉振雲、嚴連科。
《受活》的嚴連科。
《江南三部曲》的格斐。
《一地雞毛》的劉振雲。
「這三人的書都看過麼?」
聽到張一謀的話,許鑫點點頭
「除了《受活》看不下去外,《一地雞毛》看完了,江南三部曲的《山河入夢》、《春盡江南》都看過,《人面桃花》還沒看其實最近看書的進度都挺慢的。一方面是孩子和楊蜜,另一方面是我那篇論文還在寫、在加上要忙電影的事,看的不多。」
「不著急。」
張一謀似乎很滿意許鑫的回答,說道:
你還年輕嘛,書慢慢看。「
「嗯。
「一會兒他們過來,你就在旁邊聽就行,我來和他們聊。」
「好的。」
於是,等了大概半個小時,許鑫就見到了這三位把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老舍文學獎拿到手軟的當代優秀作家們。
其實說實話,如果讓許鑫在這三個作家裡面排一排自己喜歡的名次,第一個他最喜歡的,就是格斐。
因為格斐的讀起來總能帶給他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氣質。和於華那種喜歡短句,並且詞彙樸實不同。格斐的書,字裡行間那種華美、準確、細膩的結構,非常符合他的胃口。
並且透過閱讀,他能感受的出來,對方的寫作習慣應該和自己拍電影的習慣差不多,都是從心裡找出一個大框架,有頭有尾的定下基調後,然後有一條不紊的把每一條線進行延展,從而選出最好的那一段銜接結構,抓過來放到書裡。
他的書,讀起來很優雅。
而要說觀感最一般的,是劉振雲。
倒不是說他在是一名優秀作家的同時,多麼多麼有商人頭腦。
也不是他和京圈有著怎樣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絡。
就像是許鑫對王晶花說的那樣。
燕京文學藝術對於整個天朝開放之後的年代,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那種略帶點反諷意味的譏誚,在許鑫自己生活在燕京,深入瞭解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後,總覺得有一種逗貧的既視感。
他捫心自問,自己並不是一個話特別少的人。
但話也不多。
朋友之間吹牛打屁不提,平常的日常交流中,他喜歡的是開門見山平鋪直敘。哪怕是說「官話」,也喜歡淺顯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可劉振雲那種逗貧的諷刺幽默,他有些接受不來。
書,肯定是好書。
但風格他真不太適應。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叫「老舍「。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
自己的不適應卻不能否定別人的優秀。
劉振雲的書,如果喜歡那種反諷風格的讀者,讀起來肯定會異常暢快。畢竟有人讀書就喜歡《福爾摩斯》,可有的人偏偏喜
歡《第一次親密接觸》。
無非是受眾不同罷了。
而四個人似乎相約好了,一起過來的。
張導和他們都很熟,來到了家裡後,幾個人也沒問那兩臺攝影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