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楊大柱商量過後,也定下由楊大柱和楊三郎負責打理那十塊紫菜礁,隔幾日便去清除一次礁石上的雜物,並早早把石灰水兌好、等著時候一到就去灑第二遍。
而把紫菜礁這方面安排妥當後,魚兒就和楊六郎一起在海灘上插了好幾處支撐架、搭起了好幾片竹簾,打算讓這幾片竹簾好好的採集一些紫菜種子。
這竹簾搭起來後,魚兒和楊六郎除了每天退潮時要細心檢查支撐架,並再把它們加固、加穩外,慢慢的待紫菜種子附到竹簾上後,魚兒和楊六郎還要細心的照料紫菜苗———比如漲大潮的時候要把竹片放低些,小潮的時則要把竹簾拉高點。
待苗長出來後,魚兒和楊六郎就不用再去管它了,只要負責讓支撐架固定住,讓菜苗接受陽光的照射的同時,用能定時受到海水的浸泡,這樣紫菜它自個兒就能穩穩當當的長起來,直至最後長得越來越茂盛、最終徹底成熟。
這紫菜的生長週期很短,魚兒等人七月中旬開始採苗,大約十天左右紫菜礁上的紫菜便長出菜苗來了,而竹簾上的紫菜苗則會長得稍微晚一些、大約比紫菜礁上的晚個十天左右。總之,兩處的紫菜最多隻要二十天,便都可以出苗了。
本文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4月底完結,隨後小云會開新書。
小云在書評區做了一個和新書有關的調查,希望各位親親踴躍投票給小云意見,小云會參考各位親親的意見來準備新書。
第九章 小日子火起來了
紫菜出苗後再長個大約兩個月,就可以進行第一次採割了。這第一次採割下來的紫菜一般被稱作“頭水紫菜”,算是同一種紫菜裡頭品質最好的紫菜了,且這“頭水紫菜”往往能賣到較高的價錢,反之二、三水紫菜的價錢則會低上一些。
而紫菜為何會有“頭水”、“二水”、“三水”之別呢?
原來這紫菜不但生長週期短,且還可以不斷的進行採割———採割下頭水紫菜後,之後每隔二十天左右就能進行第二、三次採割,且一般早上採割較為合適。
因此這紫菜一成熟到能夠採割,楊家一家人就都十分興奮和躍躍欲試,更是都爭著要幫忙採割養在海灘上的紫菜,畢竟採割養在海灘上的紫菜沒有什麼難度,大家夥兒都能勝任。
不過雖然這採紫菜沒什麼難度,但臨採前魚兒還是把自己從前世帶來的知識告訴了大家,讓大家一律採取“拔收”的方法,且一定要“拔大留小”,這樣才能有利於紫菜繼續增加產量。
不過即便是在現代,養殖紫菜也不是一項一本萬利的買賣、多少都存有一定的風險,魚兒大體知道在採苗、養成期間,常見的敵害有:矽藻、滸苔、野鴨、魚類、油汙等。
雖然這些敵害有些在北宋不存在,但一些天然敵害卻還是有的,因此養殖期間魚兒倒也在這幾方面多費了些心思,能避免的敵害儘量避免,不能避免的也只能順其自然、儘量把損失控制在最低。
因此魚兒帶領楊家種的紫菜說到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可抗拒的風險,不過排除那些風險、去掉一些損失後,楊家種的紫菜依然給他們帶來了一筆不少的收入,讓楊家邁了個大步子、提前進入了小康。
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結果,最大的原因乃是紫菜在北宋屬稀罕物,因此哪怕楊家的收成比魚兒預期的還要少上許多,那些紫菜也足以替楊家掙回一筆數目不小的銀子了。
而楊家第一年既然賺了個滿盆缽,那第二年自然是要再接再厲的養紫菜了,畢竟楊家還是第一次找到一個賺錢賺得這麼快的路子,自是要好好的加以利用。
不過此後楊家也多了一個煩惱———必須想方設法的低調行事、以及低調的養紫菜,用盡各種方法掩蓋自家養紫菜的法子,不讓那些見楊家發家了就眼紅的人打探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