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可以說又是一個奇觀建造計劃,所有的佈局都能夠轉化為建造奇觀建築的一部分。
像增加泉水流量,增加其中的冰元素含量這兩方面都是透過在溶洞奇觀中刻畫大量符文來實現的。
還有溶洞奇觀中心湖底的冰系法陣刻畫,這個法陣到時候也要成為奇觀建築的一部分。
這兩者加起來共同構成了奇觀的外圍主體建築。
至於奇觀的核心建築的位置選擇就有一定的要求了。
這個位置必須能夠第一時間察覺到奇蹟事件結束的時機,以便能夠讓奇蹟之人出現的一瞬間進行獻祭。
如果能夠遠端實時監控那就更好了,奇觀核心建築就能在溶洞奇觀附近找個位置進行建造。
這樣就能夠避開溶洞中心產生火元素暴動帶來的危險。
可是領地並沒有能夠有人有近距離觀察這一事件的實力。
而且探測機器人也無法承受那樣劇烈的能量波動,也無法持續性觀測。
無法,奇觀建築的核心建築就只能建造在溶洞中心湖中的小島上。
如果能夠成功壓制住火元素暴動,那樣自己就能夠及時感知到火元素暴動結束的時間節點,進行獻祭。
如果沒有壓制住火元素暴動,衝出的岩漿流瞬間就會將整座小島撕碎,自己也會被岩漿吞噬。
不過自己能夠憑藉小橘復活在領地上,安排領地人員馬上進行撤離。
這也是李林無論結果如何都必須以一條性命作為代價的原因。
這樣奇觀建造的地點和完成時機都已經解決。
奇觀的功能是哪方面的?這個問題不難猜測。
很明顯為了壓制住火元素暴動,李林刻畫的所有符文都和水與冰有關。
可以確定如果奇觀建造成功,那麼奇觀的能力也與水和冰有關。
由於奇蹟之力被固定到奇觀中後會對奇觀建築中的所有符文進行改造。
具體會有何種功能,奇觀沒有成型時很難預料。
但是這個奇觀只與水和冰有關,李林覺得還不行。
李林要新增神秘符文進去,讓奇觀擁有剋制神秘之物的力量。
雖然增加的功能太多可能會使奇觀的功能相對有些平庸,不能在一方面做到極致。
但是這樣的奇觀對領地的作用會更加明顯,以後應對位面上的各種神秘之物也能輕鬆一些。
最後就是建造方面的問題了,這方面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符文刻畫問題,一個是材料問題。
現在李林只有五階,已經能夠刻畫出奇蹟固定法陣和獻祭法陣。
只是現在想要讓它們完美融合還不行,等到李林到達六階後,這個問題應該可以解決。
最重要的還是在溶洞奇觀內部刻畫大量符文的問題,這件事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完成。
單憑李林一個人想要在一百天時間內就完成這樣巨大的工程簡直是痴人說夢。
但是有奈米測繪塔的輔助就不一樣了,奈米測繪塔的機器人在刻畫相同符文時能夠實現多個地點同時進行。
李林一個建築師就能夠當做上百個建築師來使用,甚至更多。
即使以這樣的效率刻畫符文,李林在這段時間內也根本沒有時間去幹其他事情了。
刻畫在溶洞奇觀中的建築符文的安排,李林現在也有了一個想法。
將水,冰,神秘符文利用從小鎮廣場發現的符文榫桙技術,融合成為一個統一整體。
這樣在面臨火元素的侵蝕時能夠有更加強大的抵抗能力。
只不過想要製造這樣的符文圖案還需要一些時間進行實驗,自己還不能憑空就刻畫出這樣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