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人數和淹沒實物量之大,在世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史上是少見的。按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庫區淹沒涉及湖北省、重慶市21個縣(市、區),共淹沒耕地、果園、林地2萬8千公頃淹沒區面積佔全庫區總幅員面積的,移民84萬人,考慮到人口自然增長等因素,到2009年工程建成,預計共需動遷113萬人。
中國政府對三峽工程移民工作極為重視和關心,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強調指出,三峽工程成敗的關鍵在於移民。對移民是否能妥善安置,既關係到三峽工程的成敗,又關係到社會安定大局。因此,讓移民遷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生活有保障、經濟有發展,是三峽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三峽工程移民工作從1985年開始經過8年試點,1993年隨著樞紐工程開工而全面展開。實踐證明,三峽工程移民工作是成功的。截止2002年7月底,共搬遷安置移民萬人,約佔全庫區規劃動遷移民總數113萬人的;其中,14萬人外遷(重慶市7萬人由政府組織外遷安置到長江中下游和沿海經濟發達的10個省市,2萬人出縣安置到本市非庫區的有關縣市,另有萬人自主外遷到國內有關省;湖北省萬人安置到本省非庫區的有關縣市)。累計復建移民住房3122萬平方米,其中農村移民住房645萬平方米;搬遷、破產、關閉工礦企業1011戶,佔總數的;並完成了大量的公路、碼頭、輸變電、通訊等專項設施的復建工作。淹沒涉及的*、涪陵兩座城市的新城區已形成規模併入遷移民,10座縣城中的秭歸、雲陽兩座新縣城已完成整體搬遷,其它8座縣城正在加緊建設,基礎設施已具備規模併入遷移民;114個集鎮中,107座在建,大部分具備規模,一部分已完成搬遷。三峽工程移民工作正按計劃有序地順利進行。
幾年來,透過實踐,已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國實際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工作的方針和原則:
(一) 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改變過去單純安置性的做法。農村移民以農為本,以開發大農業為基礎,透過合理開發當地資源,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的支柱產業,使貧困地區的移民逐步脫貧致富。城市、縣城和集鎮的搬遷,都考慮了社會發展的因素。以9座將要全淹的縣城為例,新縣城規模是老縣城的—倍,結合基礎設施復建配套完善了城市功能。企業搬遷結合技術改造和經濟結構調整,對一些發展無前景、產品無市場、汙染環境的企業實行關閉、破產,並透過對口支援引進名優企業和名牌產品,調整了庫區的產業結構、企業產品、組織和所有制結構,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分省負責、縣為基礎”的移民管理體制以及“移民補償投資切塊包乾、任務包乾”的原則。這一管理體制和切塊包乾原則,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贊成和擁護,充分調動了三峽庫區各級政府和廣大移民群眾的積極性,有力促進了三峽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三)強調“遠近結合、突出重點;移民進度和工程進度相銜接;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宜早不宜晚”的工作方法,合理妥善安排資金和專案,保證移民搬遷按計劃有序地進行。使先淹的先搬遷,但確需超前安排的也要提前進行,例如,農業開發要提前進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要先建,受自然災害威脅的(如滑坡地段)要先搬,等等。
(四)充分發揚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動員全國力量對口支援庫區移民搬遷和經濟發展。幾年來,全國21個省(市)、10個大中城市、中央50多個部門,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開展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截止2002年5月底,對口支援共為三峽庫區引入資金億元,接近同期移民淹沒補償資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