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一年那不是兩窩半?”
“咋、咋,花兒嬸嬸,你怎麼對母豬生崽比對我們女人生崽還熟悉?何況你還沒生崽呢?”大家對花兒嬸嬸揶揄道。
“這是科學懂嗎?”花兒嬸嬸不慍不怒道。
“嗯、嗯,人家花兒嬸嬸是高中生,就是有學問。”肥嫂誇起花兒嬸嬸來。
花兒嬸嬸繼續道:“先算母豬。一頭母豬哺乳期30天,兩窩半就是75天,哺乳期間母豬喂精料,如麥麩啦、米粥啦、玉米粉啦,這些飼料的開銷每天每頭就有7元,75天是525元。非哺乳期要喂麥麩、玉米粉等喂得比哺乳期差點按每天5元,非哺乳期共290天就是1450元。所以一頭母豬一年的餵養成本2000元左右。四頭母豬的成本就是8千。
“又說仔豬。一頭仔豬從出生到出欄我算時間長點:五個月。頭個月吃奶,四個月120天喂料,也按每天5元算。一頭仔豬共投入600元。一百頭就是6萬。
“這樣母豬與仔豬的總成本是6萬8千。
“再說到成豬出欄。按每頭成豬200斤出欄,現在市場上每市斤豬水5。2元,每頭賣1040元,100頭就是10萬4千。
“收入減成本便是3萬6千了。就是算豬生病花去的治療費,還有飼料採購的運費等各項開支木二哥養豬的年收入也在3萬以上。所以每出欄一頭豬賺300多元。”
“哎呀呀,一年三、四萬,木頭二可真賺啊?”媳婦們又議論開了。
“就是嘛!”
“不過我知道,自己養仔豬挺辛苦的,要是從市場上買小豬回來養就免去了服侍仔豬的人工。”
“買小豬回來養賺頭就不如自己產仔豬養,這些木頭二哥是知道的。”花兒嬸嬸聽大家議論又回了一句。
“啊、啊,花兒嬸嬸,你可真是個精明人,你怎知道的那麼多啊!”
“我閒常時跟木二哥聊到的,木二哥誠實,什麼都肯說。看著他這個養法,我也想養豬呢。就是咱女人家沒那般力氣,再說我家華仔也不贊成咱養豬,就是種桔都不想讓種這麼多。他說,他在外面做就夠了,何必咱在家也辛苦?是咱堅持說咱閒不著這才……”
話未說完大家就齊笑道:“華仔?這不是大明星劉德華嗎?看,咱花兒嬸嬸都學著明星的叫法叫起老公來了,多浪漫多有情意啊!”
“我看是葉二疼老婆哩,花兒嬸嬸多有福氣啊!”
“人家有文化就是不同,哪象我們家那大老粗啊。”
“再有福也沒木頭二老婆‘罌粟花’有福。”好事大嫂再也沉不住了,這時便帶著一種譏諷的口吻說。
“這怎麼說啊?李耀花在外打工的。按說,男主外,女主內,象人家花兒嬸嬸。木頭二卻是讓老婆倒過來騎。”
“哈哈哈!”幾個媳婦一起笑起來。
“你們可知道,‘罌粟花’在哪打工嗎?”好事大嫂有點神秘的說。
“不是在那燕西鎮裡?”
“燕西鎮巴掌大的一個地方,能有什麼工打?” ;好事大嫂不屑的道。
“燕西鎮還小嗎?人家也是一個縣城……”
“不是在什麼髮廊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髮廊做的什麼工?”好事大嫂進一步追問道。
“就是給人家洗頭按摩,人家李耀花有手藝。”
“手藝個屁。那叫手藝?你想想,洗一次頭能賺多少錢?象燕西鎮那麼個小地方,都是農村鄉巴佬,” ;好事大嫂自以為是,她所知道的燕西絕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燕西,“鄉巴佬洗頭會到那裡去?就捨得花那幾個錢?在家裡撓撓就行了。”
“那你說說,李耀花到底是做的什麼工?好事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