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艘近光速飛船還是有可能的……”
“星艦專案科研部已經完成了下一代鸞鳥太空戰艦的設計規劃,新的星艦專案被命名為‘應龍’……”
容易說完,在請示黃超之後放出了應龍級太空戰艦的設計效果圖。
就見一艘明顯具有龍族特徵的飛船出現在與會人員面前。
之所以說這艘飛船具備龍族特徵,是因為這艘飛船非常狹長,顛覆了以往的設計模型。
而且在船體外觀設計方面有很多龍族特徵,甚至就連艦首都設計成了龍頭形狀。
黃超心想這不是要拍我的馬屁才設計成這個模樣吧?這就有點太離譜了。
“容主任,這艘飛船為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黃超很直接地問道,他需要星艦專案部給自己一個解釋。
“因為應龍級飛船採取了引力驅動技術……”
引力驅動技術是一種利用引力能量來推動太空飛行器的技術,旨在實現更高效、更快速的太空探索。
引力驅動技術基於對引力能量的利用,透過製造船頭和船尾之間的引力差來驅動飛船快速航行。
這種飛船一旦啟動,引力驅動系統可以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提供推力,無需頻繁補充燃料。
由於減少了對燃料的依賴,引力驅動技術降低了太空探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雖然我們還無法制造麴率引擎,但是我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引力控制技術,我們可以在船頭和船尾創造具有不同引力強度的引力場,透過船頭和船尾的引力差來驅動飛船前進……”
“而且我們還可以有效利用引力彈弓效應來大幅增加飛船速度,理論上應龍級飛船可以達到90以上光速,甚至無限接近於光速……”
“不過由於我們在光速飛行和超光速飛行方面的研究還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們暫時還不能觸及這個領域……”
容易給大家講解了這艘飛船的製造原理,並詳細介紹了各項引數。
簡單來說這就是個猴版的曲率引擎飛船,雖然它也能依靠飛船製造的引力差來進行飛行,但是卻並不能製造出“曲率泡”,所以只能進行亞光速飛行。
黃超在仔細看過應龍級的設計思路和各項引數之後,很嚴肅地問道:
“容主任,我們多長時間能夠製造出這樣的飛船?”
容易推了推眼鏡,把應龍級的各項分解子專案展示出來,然後介紹道:
“元首,製造這艘飛船的難點不是引力場發生裝置,而是各項配套子系統,其中最難的是動力系統,目前我們還無法制造反物質發動機……”
“如果我們使用龍核作為動力源,那麼啟動這艘飛船需要使用的核聚變原料將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我們計劃使用木衛二上發現的生物核子細胞技術製造巨型核原料採集裝置……”
:()我是一條小青龍,開局要求上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