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族入侵戰之後,黃超對目前的局勢做了一些總結。
很明顯這場戰爭只不過外星人聯軍的試探性進攻,其目的不過是消耗人類實力,偵查人類科技而已。
雖然人類勉強扛住了這波進攻,但是外星人聯軍的進攻相信很快就會來了,事實上人類的偵查衛星已經偵查到了外星人聯軍的動向,離太陽系已經不遠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打這場仗?
在太陽系外圍打前哨戰,然後利用各個前哨基地進行層層阻擊來消耗敵人,還是把敵人放進太陽系內部,依靠內線優勢來打地面戰?
這個問題貌似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選擇據地於國門之外,此前黃超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和蟲族的一場戰爭讓黃超醒悟了一點什麼,那就是為什麼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外星人的優勢是什麼?無疑是龐大的艦隊和強大的科技!
人類的優勢是什麼?自然就是足夠的人口和足夠的戰略縱深!
簡單來說就是外星人利於速戰,人類利於鏖戰!
在外星人想要殖民太陽系的前提下,外星人是不可能把太陽系打個稀巴爛的,甚至是對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的生態環境可能都不捨得大規模破壞。
因為他們已經把這裡看做是他們的家園了,這裡面的瓶瓶罐罐打壞了哪一個他們都得心疼。
尤其是現在比鄰星人和天狼星人都已經等於放棄了自己母星系,如果不能佔領太陽系,他們連點退路都沒有。
而人類呢,如果把外星人放進了太陽系以內再打,那麼為了不打壞那些瓶瓶罐罐,外星人的那些毀天滅地的高科技武器就不敢輕易使用。
至少像上次那樣的中子星武器是絕對不可能在地球附近使用的。
那麼外星人就只能和人類打行星爭奪戰。
而行星爭奪戰打得是什麼?
歸根結底打的就是生產力!
簡單來說打得就是武器裝備的損耗速度和損耗量。
因為在行星爭奪戰當中,交戰雙方拼殺最多的可能就是戰機、機器人、地面部隊這些常規裝備。
這個主要就看誰更能耗得起。
而人口眾多,還佔據內線優勢,有火星、地球、金星等一系列後勤生產基地的人類無疑是更有優勢的。
外星人來到太陽系跟人類打行星爭奪戰就只能消耗武器儲備,即使艦隊能夠自己生產一部分,缺少資源供給的情況下也支援不了多長時間。
那麼只要戰爭持續地打下去,人類就能揚長避短,把敵人耗死。
最重要的是把敵人拖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星爭奪戰,可以讓外星人更加投鼠忌器,不敢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樣更有利於儲存人類家園。
雖然打這樣的戰爭人類會死傷很慘烈,甚至會再次遭受種族滅絕式打擊,但是就目前而言卻是人類最好的選擇。
因為這一次外星人聯軍氣勢洶洶而來,跟前幾次的進攻有本質性不同。
前幾次的進攻敵人並沒有使出全力,而這一次外星人傾巢出動,就絕對不是前幾次可以相比的。
所以黃超計劃放棄外圍防線,把外星人放進木星軌道附近打行星爭奪戰。
因為對於外星人而言,想要穩紮穩打,那麼木星和火星就是最好的選擇。
只要佔領了木星和火星,那麼不但可以利用人類已經建設好的基礎設施獲取資源和能源,而且還可以獲得穩定的前進基地。
更重要的是火星與地球近在咫尺,外星人可以從容不迫地把人類絞殺乾淨,從而收穫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球。
而且即使一時之間無法把地球打下來,外星人佔據了木星和火星也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