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坤基達成了協議之後,海豚號送給坤基一顆核子魚雷,把小魚號換了回來。
隨後曲陽立即向泛人類聯盟提交了一份物種調查報告,把新發現的這個叫做坤基的地外智慧生物資訊傳送給了人聯決策層。
在報告中,曲陽根據樣本分析、資料調研、通話解讀、社會觀察等一系列手段對坤基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評估,從而給人聯政府提供了較為可靠的決策依據:
生物名稱:坤基
生物種屬:碳基海生生物
文明等級:03級
文明型別:海洋放牧文明
精神信仰:原始祖先崇拜,木星主神崇拜
社會組織:部落聯盟早期國家
物種特點:海底放牧、發光放電、變溫抗輻射、次聲波通訊、個體能量連線、化學能生物轉化能力
外觀容貌:多腕足(6足肢)、多足目(6眼)、體表透明、內臟凝膠化
生活習性:深海棲息、體表呼吸、雜食(肉食為主)
現存數量:不詳
物種評估:海洋碳基智慧生物、早期奴隸制部落文明
危險評估:擴張侵略性強、個體戰鬥力強
外交建議:透過掌控其能源收服為附屬文明,大力研究碳基生物化學能轉化和生物放電技術
透過曲陽的報告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坤基的種族異能非常厲害,但是他們的智慧水平和文明等級都比較低。
對人類而言,這就是個地地道道的低等落後文明。
但是鑑於坤基的特殊生存環境和生物種族異能,這個種族對人類又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所以人聯政府做出決定要收服坤基為自己的附屬文明,同時把木衛二發展為人類的前哨資源星。
關於進入宇宙時代之後,人類如何在各個智慧種族和外星文明之間開展外交活動,人聯科學院很早就開始了專項研究。
與絕大多數人想象中不同,人聯科學院並不認為宇宙的通行交流法則是“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在其科幻小說《三體ii:黑暗森林》中引入的一個宇宙社會學概念。以下是對這一概念的詳細解釋:
基本概述:黑暗森林法則基於兩個基本假設,即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而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這意味著文明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必然存在競爭和衝突。
核心內容:黑暗森林法則的核心在於“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這兩個重要概念。猜疑鏈指的是由於文明間的無法判斷對方的意圖和行為模式,導致任何一方都無法確定對方是否對自己構成威脅。而技術爆炸則表明,即使是弱小的文明也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技術飛躍,從而對強大的文明構成威脅。
推導過程:根據這兩個公理和兩大重要概念,羅輯進一步推匯出,當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時,由於無法判斷對方的善意或惡意,以及考慮到技術爆炸的可能性,最安全的策略是對發現的文明進行打擊。
實際應用:在小說中,這一法則被用來描述宇宙文明之間的殘酷競爭和相互毀滅的狀態。例如,當羅輯向宇宙廣播了三體世界的位置後,三體世界遭到了未知力量的摧毀,這也驗證了黑暗森林法則的正確性。
事實上,人聯科學院透過對鮫人族和金星人、火星人、天狼星人、比鄰星人、龍族等一系列文明的研究發現,宇宙社會學並不完全遵循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實際上是一種弱小種族和落後文明的被迫害妄想心態,對於一個成熟的高等文明而言,利益交換才是最符合文明發展主題的交流法則。
原因非常簡單,一個成熟的高等文明並不害怕宇宙中的自然競爭,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