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了,只見那個看上去完整的牆上,突然出現了一道門。接著,門裡面露出了一張僧人的臉,他探出頭,看到林振邦和彭佳,似乎並不驚異,而是很淡定地對林振邦點了點頭,道:“請進吧。”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從容,就好象這個喇嘛在這裡等了一輩子,天天都會接待他們這樣的人似的。
彭佳哪裡知道,值守這道門的喇嘛,從他12歲值守到現在,只有今天才第一次開了這道門。
但是,既然有門,要人值守,那就說明這道門總歸是要開的。所以,這個喇嘛今年雖然33了,但在過去幾十年裡,早就做好了早晚要開門的信念準備。他的心內,古井無波。
正規的西藏佛教寺廟必須具備佛、法、僧三寶。
喇嘛,是藏語,它和“和尚“是一樣的意思。本來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稱為喇嘛的。
‘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譯,該詞最初是從梵文(gu…ru,固茹)兩字義譯過來的,其本意為‘上師‘;然而在藏文中還含有‘至高無上者或至尊導師‘的意義。因此,後來隨著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這一尊稱又逐漸成為‘活佛‘的另一重要稱謂,以表示活佛是引導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導師‘或‘上師‘。西藏最著名的喇嘛教建築便是眼前的布達拉宮,源於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公主建的宮室,但建成現在的規模,是到17世紀才完成。
見這位僧人如此淡定從容,頗有風骨,林振邦微微一頷首道:“多謝上師。”
喇嘛這個詞,本意為無上,和漢人對德高望重的僧人尊稱師父類似,堪為師者才稱其為喇嘛。在西藏一般稱撥出家人叫格隆啦。而林振邦稱呼眼前的僧人為“上師”,顯然是高看了他一眼。
試想,一個出家人,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堅守著一道從來沒有人進入過的門。就在暗號對齊之時,馬上應聲而開,這是需要怎麼樣的信仰和堅守?就衝著這份心勁,林振邦叫他一聲“上師”也不為過。
這位僧人聽入耳中,臉上依然淡然,只是雙手合十,道:“請沿著階梯,往上走至白宮,那裡有值守僧人,可以引導你們。”
林振邦點點頭,也不再多言,帶著彭佳便拾級而上。
這也讓彭佳明白,這道門開在這裡,絕對是別有深意的,不然就不可能專門開出一個階梯來讓進入此門中的人行走。
“你都喜歡夜裡進入這裡嗎?”彭佳故意問。
“你不覺得夜裡比較安靜,這樣的布達拉宮才能更見它的本性嗎?”林振邦似是而非地回答。
他在前面帶路,高大的身影在雄偉的布達拉宮建築群中,時而壓短,時而被拉長,看上去變幻不定,就象他的整人個一樣,給彭佳以神秘的感覺。
說到布達拉宮的主人,不得不提到藏傳佛教的派別。
藏傳佛教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以及影響最深遠的格魯派。
格魯派由藏族僧人宗喀巴創立。“格魯”意為“善律”,該派寺院組織嚴密,主張僧從嚴寒戒律,學經遵循次第,因而名聲漸播。又因這一教派的嘈嘛頭戴黃色僧帽,所以也稱為“黃帽派”或“黃教”。
格魯派禁止僧侶娶妻生子,宗教首領採取噶舉派首創的“轉世”辦法承繼,從而形成**和班禪兩大轉世體系。一世**喇嘛和一世班禪額爾德尼都是宗喀巴的弟子,延嗣至今**世系已傳至第十四世,1989年逝世的班禪大師為第十世。格魯一脈一直掌控著布達拉宮。
而林振邦今晚進入布達拉宮,正是要接受布達拉宮賦予的一項重大的任務。
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