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做出了最中肯的建議。
圖哈滿腦子裡想得都是撤退,得了副官的建議,立即如釋重負道:“沒錯,我們迂迴到側面去攻打敵人!快,快撤!”
他才沒心思真的能從側翼攻擊敵人呢,有這麼一個藉口離開這個羅生地獄是他巴不得的事情,而他計程車兵們聽到了長官的命令,也都絲毫不戀戰,沒有人願意在如此弱勢的情況下勇敢地用生命去為自己的戰友換取勝利,即便他們是在守衛自己的家園。
可是這個時候已經由不得馬來人認為他們可以安全逃生了,在察覺到馬軍已經無力再攻一波的時候,已經突前到兩翼的多輛傘兵戰車立即向中心部位殺去。空降兵第八旅使用的傘兵戰車裝甲其實稀薄得要命,這型8噸多的戰車使用的其實是鋁合金裝甲,側面也有一層附加裝甲,防禦能力相當有限,也就是對7。62mm的這樣的子彈有不錯的抗拒力,碰上12。7mm和14。5mm這樣的反器材槍械都要撓頭。
幸運的是馬來西亞軍隊並無主內多少反裝甲的戰力,使得這樣的輕型傘兵戰車也能在戰場上變為殺戮機器。車頂的30mm機炮連番開火,轟得被包餃子的馬軍一陣大亂,這些小口徑的機炮雖然沒有多大的範圍殺傷力,但是高射速和精準的火控,反而使得馬軍損失更加慘重。他們的掩體根本無法為他們防禦這些火炮炮彈的毀傷,爆炸直接波及到他們本身,帶走一片生命。
更為惡劣的是,zbd…03傘兵戰車上還加裝了反裝甲導彈的發射筒,這一次他們沒有使用比較新式的紅箭…10之類的導彈,而是大量廉價而高效的紅箭…73反裝甲導彈。傘兵戰車上的紅箭…73是b型號,主要作戰物件已經不是主戰坦克類目標了,而是普通裝甲車、戰壕、碉堡等。經過基地工程師設計改進的新一代的紅箭…73系列導彈,也發展出了多個衍生型號,效能比起原版的紅箭…73有了巨大提高,也不再是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再加上這型武器七十年代末就已經投產列裝,各工廠技術都熟悉,經過技改後,大量生產,也成為外銷市場上非常搶眼的產品,更是全軍大量裝備的武器。
傘兵戰車發射出的紅箭…73b是更為陰毒的破片戰鬥部,爆炸後一大片的鐵屑、鋼珠之類的東西瞬間將一定範圍內的步兵削成殘屍斷臂。機炮和導彈再加上並列機槍的圍攻出手,像是割麥子一樣,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完全擊潰了當面的馬軍,更多驚駭計程車兵選擇四散奔逃,甚至丟下武器抱頭投降。
只是投降的馬軍士兵根本沒想到那些戰車沒有絲毫放過他們的打算,幾個士兵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到見到沒有停下來抓捕他們的傘兵戰車的履帶從他們的身上生生碾過!
“不留俘虜!”從第八旅上運輸機時,他們腦中就傳來了一個男人毫不留情的命令。
如果是通常的戰爭狀態,齊一鳴是不會這樣出格地要求殺俘虜的。倒不是他認為殺俘不祥,而是戰鬥雖不是紳士的行為,但同樣有戰爭的原則在。即便是沒有日內瓦公約,殺掉不抵抗的敵人,不僅僅是缺乏風度的問題,還是缺乏人性的。
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原因是複雜的。首先就是血債血償,華人同胞被殺被搶,馬來人必須要付出代價,從而震懾宵小;第二個深層原因現在還無法公開講明,那就是齊一鳴是帶著推動馬華建國的使命而來的,之後建立的國家即便是容許馬來人或者印度裔的存在,但這些非我族類的人口,絕對不允許超過二成。
一方面齊一鳴會想方設法大批移民本土華人到這裡稀釋馬來人和印度裔、土著的人口比例,另一方面齊一鳴還有遷移走馬來人的計劃,當然能夠殺掉就直接殺掉,這樣是最直接的方式。
可現在畢竟不是二戰時期,更不是大航海時代,種族屠殺這種事不可能做的光明正大,所以馬來人戰鬥中陣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