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重了第18師團的負擔。

在安藤利吉日夜不停地調兵遣將的同時,第12集團司令餘漢謀將軍也在不遺餘力地部署軍隊。

廣東在三水、花縣、增城、石龍一帶是三江沖積出來的平原,但以北以東則進入丘陵地帶。尤其佛崗以東的良口、牛背脊、梅坑、青塘一帶,地形破碎,人煙稀疏,層巒峻嶺,最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餘漢謀抓準了這點將第12集團軍的五個主力師部署在狹長的山區,並把這裡作為決戰的戰場,另外把新二師和第151師部署在粵桂邊境的連州地區,伺機向日軍的側翼迂迴。

此時的第12集團軍備部隊在全部更換新式裝備之後,又經過一年多的實戰取得最為欠缺的作戰經驗,並藉此機會熟悉了粵北的地形,從而徹底走出惠廣戰役潰敗的陰影。

1940年6月底,第12集團軍總司令部根據廣州日軍的動靜做出推斷,認為日軍會在潮汕戰役告一段落之際分別由佛崗、良口出擊,蠶食英德至佛岡防線上的戰術要點,以此作為對粵北主陣地帶的攻擊跳板並完成山地作戰的補給線,然後再以兩個半師團的兵力全線出擊,對粵北發動大規模攻勢。

基於以上推斷,餘漢謀總司令決定先發制人,力求打亂安藤利吉的部署,迫使其倉促應戰,再尋找機會粉碎第21軍的攻勢。按照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第157師向銀盞坳、軍田方向的第104師團發動攻勢,以奪取銀盞坳陣地。第152師、第153師、第154師由佛崗到白泥部署防線防止日軍反擊;第156師向神崗發動牽制性攻擊,而第151師則和新二師一起,緩慢而堅定地向廣州西側運動,以牽制日軍第24師團主力。

當集團軍將作戰計劃呈報戰區司令部稽核時,高飛對餘漢謀的兵力配備非常滿意,而其主動求戰的精神更是讓他感到非常欣慰,在批准了這個計劃的同時,高飛又命令滯留在南粵的第151師一部與第九縱隊向天獅嶺以南、新街、江村之敵發動牽制作戰,另外還調集兩個步兵師向閩粵邊境移動,準備隨時策應。

7月5日拂曉,擔任對銀盞坳正面伯公坳方向攻擊的第157師開始攻擊前進,一舉攻佔羊仔山主峰,然後以這個海拔在1133米的高地上建立出發陣地,居高臨下突擊伯公坳,隨後,第157師連續攻佔青龍崗與崩山,迫使日軍向大嶺頭退卻。

次日凌晨,第157師用重炮向日軍在大嶺頭、伯公坳的陣地進行了猛烈炮擊,隨後投入一個團的兵力發起總攻。日軍一個步兵聯隊三面被圍,死傷慘重,隨即收縮兵力死守伯公坳的官山,由於山勢陡峭,第157師因正面仰攻傷亡慘重,於是佔領伯公坳的東端高地與日軍對峙。

在正面攻擊部隊於伯公坳與日軍激戰的同時,第156師渡過北江,直撲銀盞坳,並於7月5日下午佔領該地。日軍對銀盞坳失守大為震驚,馬上組織了六個中隊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在四輛坦克的掩護下以一個迅猛的逆襲奪回銀盞坳。

隨後,第156師集中兩個團的兵力,全力猛攻,日軍則從廣州調派三架轟炸機前來助戰,由於日軍佔有地利,又有飛機助陣,攻擊沒有得手。

第12集團軍全線突擊的訊息在第一時間傳到了廣州第21軍司令部,使安藤利吉大吃一驚,雖然他的確是準備攻擊粵北,但是沒料到中**隊竟然會先他一步下手,驚怒交加的安藤利吉,在得到銀盞坳守軍的告急電報之後,隨即命令進入出發陣地部隊向粵北進犯。

第21軍的右翼為第臺灣步兵旅團,在增龍公路擔任掩護;中央為第106師團主力,沿翁從公路北進;左翼則為第24師團一部,沿粵漢路北進。

日軍的戰略很明顯,進攻部隊有意避開銀盞坳而直取翁源,再進而攻掠曲江。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