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3頁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就是當時濟南城面臨的窘境,一方面是交通擁堵,需要發展地鐵來紓解日益膨脹的運力,一方面則必須保泉護泉,珍惜老天、老祖宗遺留下來的這些好東西。

於是,從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四年,至少有二十餘支地質勘探隊應邀而來,給濟南的地鐵專案會診,在濟南的二環之內進行鑽孔勘探作業,總鑽孔量不下四萬個。

坊間最驚人的一個訊息是從一位著名的民俗專家那裡傳出來的,而此人正是協助勘探隊選址鑽孔的總顧問。

「地下有東西。」此人說。

他是濟南民俗專家圈裡的大行家,在業界稱得上是泰山北斗,一言九鼎。所以,這句模稜兩可的話引得很多行業裡的老大都不淡定了,後來有人專程開了個各界大佬的碰頭會,將此人請來,解釋這句話。

說是「請」,其實就是幾位有著江湖背景的大佬硬是帶著人、操著傢伙把此人押來的,一直押上了停靠在大明湖碼頭邊的一艘朱漆大船上。

人一到,馬上開船,到了湖心,沉錨落槳。

船上,幾位大佬早就擺出了三堂法刀,也向此人亮明態度,要麼說實話,要麼凌遲了餵魚。

無奈之下,此人說了下面這一段話——因為幹係重大,當時同船之人刺破中指歃血為盟,約定誰也不能洩露訊息,否則天誅地滅,五雷轟頂。

關於這段話,坊間有數個版本,最合理、最貼近原文的是這樣:「勘探隊鑽孔之後,就會下潛望鏡,觀察地底巖層分佈。我也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濟南城地底的情況,四萬個鑽孔,七成以上鑽孔成井,個個都鑽到了地底的儲水層,提上來的水經過化驗,全都是頂級天然礦泉水。勘探隊的人都服了,挑大拇指讚嘆泉城名不虛傳。這都是次要的,畢竟咱是老百姓,城市怎麼發展,都是說了算。我只說一點,西安來的勘探隊在閔子騫路那邊一氣打了二百多個孔,而且非常密,就是繞著閔子騫墓幹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人不單單是給勘察地質,直接就是奔著盜墓來的。老濟南傳言,閔子騫墓地下埋著孔夫子玉簡,玉簡上的很多話都在《論語》之外,一旦發掘,就能把《論語》擴容兩三倍,讓那些被掩埋的古人智慧重見天日。咱是什麼人?看這群孫子撅腚就知道他們要拉什麼屎了。有一天,我就跟勘探隊的頭兒把話挑明瞭,告訴他第二天就拔腚滾蛋,別在濟南城搞事。濟南城地下寶藏多著呢,要是誰來誰挖、誰挖算誰的,那不就亂套了嗎?勘探隊的頭兒姓呂,見糊弄不了我,就說了實話,他們的確是奔著閔子騫墓裡的玉簡來的,而且已經日夜趕工,鑿開了一條墓道,當晚就要動手了。他給我十萬塊封口費,要我退讓一步,無論成功與否,第二天絕對離開濟南。我不圖錢,但一想到他們能找到玉簡,讓更多孔夫子的智慧箴言得見天日,這也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而且我決定了,只要他們得手,我就報官,到時候人贓並獲,一起上交國家……」

說到這裡的時候,此人的話是「正常」的,只牽扯到勘探和盜墓,沒有任何神秘成分。

二零零幾年的時候,十萬塊人民幣不是個小數目,收買這民俗專家應該不是問題。反過來說,這群盜墓賊能一出手就扔出十萬塊,可知閔子騫墓下面埋著的東西一定值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十萬塊。

閔子騫墓就在百花公園北邊,如今已經修建為紀念祠,成了濟南城內的又一著名文化旅遊景點。

盜墓是中國最古老的職業之一,被稱為一本萬利的行業之首。

中國自古就有「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一說,新成立後,各種古董的價格打著滾地向上漲,增速之快,嘆為觀止。

在高利潤、高收益的驅使下,各路盜墓賊無視地底偷竊的高風險性,早就被真金白銀沖昏了頭腦,見縫就鑽,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