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寬度,並且一個單元不再是1乘以1的規格,而是整個1乘以4的空間聯合起來構成一個環形,有點像400米的標準田徑運動場。三文魚運動場的四個拐角需設計出將水轉動起來的水車,模擬出大約每秒0。15立方米的流水。
有了人工水流,三文魚便可以愉快地暢遊在它們自以為是的逆流中,永不停息。
為什麼家庭養殖戶很難脫離都市農業公司(已定名)的控制呢?除了裝置原因之外,魚苗培育是個技術密集型的活兒。野生的鮭魚是會從海里回到出生地去產卵的,因此,科學家們要模擬這一切,剛開始時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比如溫度,鮭魚會洄游到河流的上游去產卵,科學家們估計其溫度會降到4到13度才行。懷孕的魚不樂意在“眾目睽睽”之下受精,保育員得手工把它的卵擠出來。雄魚的待遇也雷同。
跟我們大家想象的受精過程不一樣,魚類的受精現在變成了建築業的“攪拌機”作業,當然,得溫柔一點。四公斤以下的雌魚每公斤能產下約2000枚卵,精…液就好辦多了,每一萬枚卵大概只需要10毫升的精…液。
攪拌的力度、時長都用攪拌機精細地控制並且每一萬枚卵分成一個對照組,實驗各種溫度、濃度、時長、力度……等等。現在的資料只是養魚專家的預計而已,不同的魚類自然會有其不同的最佳引數。第一批是唐寧親自指定的“大西洋鮭”,他最喜歡的一種三文魚。
一萬隻卵還要細分為500份,每20顆左右的魚卵放在一起,分別用可重複使用的塑膠六邊形“蜂巢”保育箱分隔盛裝。這麼做的一個理由是方便清理被水黴感染的魚卵,大規模工業化保育魚苗之後,直接用機器來檢查每個小室,如有感染,該小室的20只卵全部丟棄。
因莫名原因死亡的魚卵很快就會惹起大面積的水黴,因此分室培養能保證成活率。魚卵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以供呼吸。這時候就會有大工業時代特有的壯觀場面:500個滴管給500個小巢室同時換水,其溶氧量、溫度、衛生度都嚴格地管控。
一萬個滴管組成的保育陣列可以在十分鐘搞定以億為單位的工作量,一個魚苗培育中心便可以供應一座大都市的三文魚家庭飼養魚苗。剛剛孵化出來的幼魚會吃身邊的卵黃囊,當吃光了這些最初的食物之後就要吃極為細小的“開口飼料”。
小魚苗可以運往千家萬戶的時候大小僅僅是5毫米,一個個小家庭未來一年消費的魚僅僅裝在一個小小的包裹中透過無人的磁懸浮物流網優雅地出廠,文靜地被主人們從附近的風鳥網路節點領養回家,想想也是醉了。
全世界各國首富雲集的“貝加爾湖俱東部”戲稱發明自動叉魚船之後的唐寧為“魚老大”,現在他們得知廚房魚箱專案的細節之後更是驚呼:魚老大的名頭更加名符其實了。
魚老大的野心當然是把魚養得越肥越好,可是世間魚類萬萬千,科研經費令人心疼啊。光是三文魚的各類就有30種之多,哪兒說理去?
於是,魚老大的腦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種科研是能夠免費的你信不?別不信,是真事兒。經過一番思考跟與同事們商討,唐寧決定了,推出pc平臺上第一款遊戲:肥魚養成。
這款神奇的遊戲居然是由都市農業公司開發的,其遊戲與現實的結合堪稱革命性,因為養肥魚的過程就是實驗的過程。玩家領養一批魚之後,都市農業公司就真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