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整村搬遷條件全國都差不多,村幹部也基本上插不上手,不過在丈量的時候貓膩就多了,尺子拉松一點,面積多報一點,裝修級別報高一點,最後相差的錢可就多了去了。
強子原本對這事不太上心的,畢竟他自己有多少錢自己都不清楚,只知道這輩子夠花了,而且手頭上一個忘憂谷,經營的還有聲有色,可以說有賺不盡的錢。
但是這拆遷款和賠償都是國家給的,不要白不要,而且老家那套院子,也是自己一家人一磚一瓦辛辛苦苦蓋的,那房子現在還好好的,不過現如今村裡都蓋起來新式的洋房,個個窗明几淨,這房子看著就有些寒磣了。
“對了支書老哥,安置房在哪裡?”
強子一邊安排服務員給端茶倒水一邊問道。
“聽說在火葬場那一帶,具體不知道,要我說你在西京好幾套房產,要那麼多安置房也沒用,這玩意跟商品房差的遠了,還不如直接要錢,把房子折成錢一次性解決到位,你沒看其他村都拆遷了快十年了,房子還是沒個著落呢!”
按照村幹部所說,強子加上爹孃的房子可以摺合六套房子,現金一百多萬,當時農村安置房子的價格差不多三千多點一平,林林總總算下來差不多三百萬。
強子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種說法,不過他還有點自己的想法,農村的根絕對不能丟了,父母肯定也是這個意思,等將來他們老了,走不動了,落葉歸根是必須的。
等這群人吃完飯走了,強子給村支書打了個電話,詢問他在村裡要宅基地的事情,不過卻被告知,這次賠償後,村裡除了現有的,就不再批宅基地了,這是上頭的政策問題。
不過最後他卻表示,事在人為嗎,有些事情也不是死的,在村裡搞事,就是有太多的活變性,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嗎?
強子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於是跟村支書約好,第二天回村裡丈量面積,然後找他探討一下弄一塊自建房的宅基地事情。
這事情之前武老爺子就吃了虧,村裡拆遷了之後,在農村啥也沒了,最後想回去都沒個落腳的地方了,所以到他這裡,必須把這事弄好。
丈量面積沒啥弄的,村支書叫了幾個人搭手,再把拆遷辦的工作人員請過來監管,拉尺子的時候,幾個村裡的人先是猛拉尺子,最後再鬆垮垮的比劃一下,原本的十米就成了十三米,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完事了,因為他們早就收過黑錢了,反正都是花國家的錢,個人也沒必要太上綱上線,那樣子在單位就混不下去。
量完自家的面積,把附屬物都記錄了一下,又去父母哪邊同樣操作,兩院子就都算是登了記,只等全村的戶主都簽了字,就可以拿錢走人了,之後這個村子就會被夷為平地。
接著就是去村委會,村支書丟給強子一張個人宅基地申請書。
“把這個填了,剩下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不過錢你就得多花點了,起碼這個數。”
村支書豎起三根手指,這是宅基地之外的費用,他們小組整個沒了,支書要把他的戶安排到別的小組去,那些村小組組長啥的都需要堵下嘴,上頭街道辦也要打點下,一來一回的差不多要萬八千的,強子是村裡人眼氣(眼紅)的物件,多花點錢理所應當。當然了,強子本著能難為錢就別難為人的說法,這錢花的就格外的多些,自己把錢一甩,看人臉色的事就讓別人去做了。
往村支書的賬號裡轉了三萬塊錢後,對方說道:“宅基地要七萬,之前給黃堡安民(另一個村民小組成員)就是四萬,他家有地好辦,你沒有合適的地(強子家的地距離大路和村莊太遠,又在大面積的可耕地中間)不好弄,得在其他村子給你買塊地,所以多拿三萬,到時候多退少補,你看有問題嗎?”
強子點頭:“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