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一旁詢問:“主,你說的是:我們掠奪回來的戰爭財富還沒有充分讓國民分享受到,如果在這時,將那些武士們重新集結起來出戰,那麼我們從南方掠奪的財物,就要消耗在對代國的戰爭中,本國國民卻無法分享到之前的戰爭好處。”稍停,陽黨繼續問:“我不是聽不明白元帥的話,元帥是要給國內一個時間,讓我們透過戰爭獲得的財富,能夠在國內沉澱下來,以便全體國民均享。但既然元帥有這心思,為什麼還要緊接著發動對代國的戰爭。”
稍稍喘了口氣,陽黨悄聲補充了一句:“獅子搏兔也要用盡全力,既然發動了對代戰爭,元帥卻只派一個軍來……我現在直慶幸趙獲沒有采購我們的軍鏟與軍斧,如果他也採購了士兵的隨身工具,我們這座營塞還能保住嗎?”
不等趙武回答,齊策馬上幫趙武解釋:“出戰代國是為了報復代國的入侵,這一戰略是元帥於回國前,在黃河岸邊決定的,當時元帥並不知道國力的情況。等元帥回到國內之後,即使知道了國內的真實情況,這場戰爭也刻不容緩,因為我們剛剛整編完軍隊,在對外戰爭勝利的情況下,必須繼續用勝利來證明我們整編軍隊的正確性。”
趙武擺擺手:“不要說了,說這些都已經無用,我本想只用一個軍來滅了代國,但現在看來,這場戰爭並不容易。”齊策馬上補充:“這場戰爭,還應該由我們來打。國內將領,如果沒有我們主持,全變成了廢柴。”
這時,營塞外發出一聲大喊,趙武順著喊聲向外一看:天空中一片通紅。此時,連中午都不到,滿天都是紅霞:代軍放火了,眼看進攻無望的代軍開始在叢林裡點火,他們想用烈火驅趕野獸,或者用火逼迫趙軍撤退,然後再來一次對趙獲式的追擊戰。
趙武連忙問:“我們距離森林邊緣有多遠?”
齊策馬上回答:“棘蒲小城,北邊非常開闊,距離森林大約有二十里的距離。南邊卻緊挨著林木。最早,那片林子距離塞牆也就兩里路,最近因為我們伐木整修寨牆,所以擴張出去一段,現在,森林的邊緣大約距此地約三里,最多不過四里。”
趙武自語:“四里路,如果火大的話,周圍的火都燃燒起來,傳來的熱浪依舊讓人受不了。”
趙武在這裡談論的“裡”是春秋裡,它比華里略小一點。此時森林邊緣距趙武的營牆大約一千二百米到一千五百米的樣子,這個距離恰好是春秋時代,交戰雙方距離的安全距離。一般來說,春秋時,兩國交戰的軍隊會在這個距離上排列戰陣,然後同時向前推進,進行“會戰”。這距離雖然弓箭射不到,但如果周圍全是大火的話,卻遠遠不是安全距離。
趙武咧嘴一笑:“策,你說得對,趙獲只適合做一名軍尉,中行吳只適合做一個打手,這些人打起仗來只有戰術,沒有戰略眼光,滅代,還得由我來。我們不是挖了一個小池塘嗎?讓士兵們用所有的器具打水,澆溼寨牆,清理射界內一切屍首與可燃燒物,準備迎接大火。”稍停,趙武馬上又補充:“把所有的毛巾全部分發下去,讓士兵把毛巾打溼了,綁在臉上遮住口鼻。毛巾幹了,就立刻重新打溼,捱過這片大火,我們開始追擊代兵。”
陽黨挺了挺胸膛,插話說:“我們還沒有敗,中行吳轉向攻擊北方,等他與燕國聯絡上,他會從北向南攻擊,估摸這時候,他已經發動了。而代軍既然點燃了森林,他們也無法在林中存生,所以我們目前唯一的敵人就是大火,大火過後,代軍至少遠在五十里外,火不熄滅,他們無法發動攻擊。”
春秋人都對火有一種恐懼,當大火剛剛燃起的時候,出營追擊的趙兵已開始退卻,營地裡計程車兵很有點惶恐不安的情緒,所以陽黨這麼說,是在安慰大家。
亂哄哄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到了陽黨的話,齊策倒是聽到了,他馬上點頭附和:“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