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郵政系統的主要承擔者,因此,當胡光墉的辯解申明透過別家報紙發行時,明察秋毫的郵遞員大哥發現了工業部的不友善宣告,向上級報告:“要不要抵制這版的《清議報》?”
風鳥的總裁本來是總裁裡面態度比較溫和的,但既然手下員工有人提議這麼幹,恐怕不表態的話就有違大老闆的旨意,只好也加入違約的行列,當一向友好合作的《清議報》老闆來擺事實講道理時,風鳥總裁只好答應賠錢,並稱:“現在我們大老闆是就算賠錢也要跟李大人掐一掐,我這也是沒辦法,我下面有人發現了你們的文章,要是我不扣下,明兒個連我的烏紗帽都丟了!兄弟見諒啊,就這一次,絕對沒有下次!”
可憐胡光墉一代人傑,大清財政部內閣級大員,最後竟落得要去一個小報發表申辯。這個小報以散發名人的**、緋文為賣點,因為品味低下而遭到三原色印刷廠的排斥,只能從法國進口技術自己印刷,不想如今枯木逢春,竟有機會為總理府效力,他們很賣力,使得胡大人的申辯說明終於在被《大清新聞報》鞭策之後一週才得以出現在讀者的眼前,給人一種抬不起頭來的感覺。在十大城市,小報僱傭了很多黃包車師傅才能把報紙發行出去,享受盡了無限的憋屈。
被違約的商家紛紛將溫莎系企業告上法庭,要說這司法系統還真是獨立自主,就算有大量的國際學園的法官,他們照樣不徇私枉法,溫莎企業紛紛敗訴賠款,但賠款這種事對溫莎財團來說毫無威懾力,他們經常只派一個出納去出庭,要多少,您說個數唄?真是極盡藐視法庭之能,差點把國際學園的“自己人”都氣倒。
小報成為了李政府的政策代言人,銷量大漲,政府嚴辭批評了“外國勢力”對大清企業的各種蠻橫無禮,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為了國家安全而將核心產業“國有化”的政策,居然還從馬克思那裡搬來了一些理論,成為一時美談。
大清媒體紛紛熱烈地討論該從何處下手,大清列車局這種把持交通的,當然要列為國有化物件,還有工業基礎設施——電力公司,電臺、印刷廠,大清皇家電信是通訊基礎設施,自然也在列。這麼一來,交通、電力、媒體、通訊皆是國有化物件,一向跟李鴻章不和的《時報》諷刺道:“******要是真敢、真能把這些都國有化了,我們倒是真心佩服的。這意味著在大清私有財產毫無保障,政府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已經破壞了憲法的基本精神。不如請李大人登基當皇上吧,咱們回到皇權時代,聖旨說什麼就是什麼。”
林總裁絕非一盞省油的燈,除了經濟抵制之外,她還想玩兒更大的。她認為溫莎財團在大清居然沒有自己的政黨,而透過友好的政治家間接影響政局,顯然不夠力度,於是,就在隨園風波之後不久,她在上海租界成立了“溫莎共濟會”,吸收中國各地方的議員參加,亮點是美少女會長大人說服唐寧賣給共濟會一艘王級重巡洋艦!
而且是最新的型號,它減少了火炮,增加了直升機坪。李鴻章不是會玩民族主義嗎?這個嘛,小林子也會玩,她在《大清新聞報》上宣佈,共濟會完全由華人組成,這艘全球最先進,與東印度公司同步的軍艦之王將完全由華人操控,共濟會的理念是這樣的:不論滿、漢、蒙、藏、回,只要會講中文的民族都是“華族”,華族天然在共濟會的保護範圍之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