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部分

死:我只派與你兵力相等計程車兵與你戰鬥,如何?”

“請問!”“公子離許諾你們什麼,使你有膽子襲擊晉國?”

博野領主愣了一下,馬上陷入回憶中,喃喃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對方說的居然是孔子的“大同社會”思想,怎麼會這樣?孔子才幾歲?

趙武震驚的無以復加,只聽博野領主繼續說:“此地名為“博野”,意思是廣闊的大平原。這裡適合耕作,但也易攻難守,百餘年來,我們在戎人、代人、狄人、燕人……的夾縫下艱難求生,今日他來索糧,明日你來要糧,我們辛勞一年,收穫的糧食滿倉滿谷,但自己卻吃不到嘴裡。燕公子離許諾我們,幫我們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在哪個國度,我們可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

多年了,我們僻處荒野,沒有人關注我們的苦難,沒有人在意我們的感受,只把我們當作糧倉、當作卑賤的奴隸。現在有人尊重我們,願意幫我們,讓我們同正常人一樣昂頭活在這世上,“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們怎能不拿出全部的力量,來爭取一回?所以我們戰,哪怕拿出歷年的積蓄,哪怕需要挑戰晉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我們也要誓死爭取,我們戰!”

趙武悠然地自語:“難道又是穿越……你知道燕公子離唸叨的話,出自何典?”趙武的後一句話是對博野領主說的,博野領主聽不懂趙武前一句自語,他爽然回答:“出自《禮記。禮運》!”“哦!”趙武失望的嘆了口氣。原來是我書讀的少,竟然不記得《周禮》上的話,以為這話出於孔子。

這麼說,那位編織了春秋時代罕見陰謀,把穿越者趙武都框進去的燕國公子離,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春秋人?這位普普通通的春秋人挺會做思想工作的嘛!一出手就是“大同社會”的論調,誘惑眼前這位領主去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地辛辛苦苦建立一個唯有燕國貴人可以幸福享受的新世界……高明!

細想一下,代國這片土地,似乎提前預演了戰國末期的混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因此對朝不保夕的現實充滿絕望,由此,當今已經被人遺忘,到戰國末期才重新被孔子提起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的思想,提前興盛起來……想起孔夫子推崇的左丘明就隱居在不遠的肥城,也許,正是代地這股思潮的湧動,才使孔夫子重提《周禮》。

趙武一聲冷笑:“其實,你們還有一個出路:天下人都知道晉國的強大,燕國、代國做不到的事情,我們晉國可以輕鬆做到!”趙武的誘惑換來一聲冷笑:“元帥!我在棘蒲之戰前,參與襲擊了晉國軍隊。我聽說晉國內鬥的特別兇猛,我斬殺了不少晉人,如果我轉投晉國,那些人不報復嗎?”趙武默然。博野領主繼續說:“既然當初走上了戰場,我就有戰死的覺悟。我在棘蒲沒有戰死,現在,請讓我死在我自己的領地上吧!”

趙武擺手讓林虎回車,他淡淡地補充:“你之前攻擊的軍隊屬於趙氏,領軍統帥是我趙氏別宗的趙獲,他現在仍在鮮虞養傷。”博野領主吃了一驚,馬上大笑著鞠躬:“那小子可不經打啊!相比元帥的兇悍與頑固,那小子活像只小雞,只會胡喊亂叫、東奔西跑尋逃路,我深度懷疑,這也算趙氏的種?”

趙武在越駛越遠的戰車上扭頭回答:“你帶來的五乘戰車,我都給你殉葬。大夫之禮也不過十乘,我再給你添上五乘殉葬。”博野領主鞠躬:“多謝!”十乘戰車殉葬,等同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