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的夜晚”,或者“戰鬥的週末”、“疲勞的星期一”。隨著年齡不斷提高,*功能下降,體力消耗隨著工作、生活負擔加劇而倍增,甚至危及生命。機器尚且需要維修與保養,更何況是人。但是長期照顧老人又使照顧者不得不中斷職業,從而影響他們晚年的退休金收入保障。照料者沒有自己的閒暇時間,精神上負擔沉重,有的產生孤獨感。老人的性格與意志比兒童大,身患疾病後也不如兒童好得快,殘疾率比較高,對老年人的照顧比對年幼的子女的照顧難度更大。有的子女為了照顧多年癱瘓在床的母親直到三、四十歲不能結婚。有的負債累累,長期處於貧困線以下,不能過正常生活。甚至有的導致家庭的崩潰。人們常說:忠孝兩難全。因此,老年父母的照料已不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不少人反映,他們還能夠體諒、照顧父母,而自己老後下一代獨生子女卻指望不上,怎麼辦呢?他們說:“咱們就這麼一個孩子,人家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我不能因為自己而影響孩子的工作和生活。一旦自己真動不了了,我就選擇安樂死。”人們寄希望於安樂死,然而。可行性又如何呢?且不說實現安樂死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其實上,人們往往是在年輕時不怕死,而到了老年死亡真要來臨時,就都不想死了。
當家庭養老在新形勢下日益面臨種種困境時,社會養老正在持續發展,因而有些人樂觀地斷言,社會養老將取代家庭的養老功能,他們把養老希望全部寄託在社會,我們的問題是:家庭養老果真能夠被社會養老所取代嗎?
社會養老遇到新問題。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一方面,原有的工資制度發生新變化,致使退休金的實際替代率降低,另一方面,舊制度中養老金未與物價掛鉤,使退休金的提高滯後於物價上漲。醫療保障制度採取新措施後,刺激了醫療費用膨脹。部分企業職工的醫療費實行包乾,定額之外由自己負擔。低收入和無退休金的老人醫療費用支付能力相當有限。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受到週期性經濟波動的影響而具有不穩定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虧損企業處於危機狀態,工資發放困難,社會保障費用支付出現斷檔。依靠退休金的老人仍然有需要依靠家庭的時候。
老年福利服務缺口巨大。目前,中國城市尚無系統的老年服務體系,社會福利十分有限,養老設施嚴重不足,遠不能適應老年人口迅速發展形勢的需要。1994年底,全國城鄉由政府和社群興辦的各種福利院和敬老院共收養孤寡老人73。6萬人,約佔1億老人的0。7%……全國只有70餘萬人能夠住進老年公寓,僅佔老年人口的0。6%。
制度轉軌無法一步登天。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正處改革過程之中,保障資金運轉中的許多問題都在不斷探索之中。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導致不同養老制度並存的局面。各種不同養老制度之間的協調、接軌需要時間。社會養老在短期內難以到位,因此,家庭養老還不能丟掉。
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家庭養老仍然起重要作用,但是,養老的內容將會發生變化。即使在發達國家,家庭在養老方面的作用也沒有完全消失。在人口老齡化條件下,解決養老問題的趨勢是:由社會向老年人提供主要收入,主要由老年人自己相互提供勞務服務,子女和社會輔助之;子女主要在感情上照料老年人。社會化養老是一種趨勢。強化家庭養老功能並不會使這一趨勢扭轉。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把老年人都送到護理院、養老院去度過他們的餘生,並非是個好辦法。在那裡,老人脫離社會,脫離家庭,他們感受不到沸騰的社會生活與家庭的溫馨,在精神上容易產生壓抑與苦悶。現在,發達國家正在鼓勵老年人回到家中,但這並不是指回到子女的家中、提倡三代同堂,而是指“在家養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