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感覺真挺愜意的。
沿途各種風景從眼前劃過,有農田、村莊、山陵、小河……
初秋的天氣,暑氣剛退,寒意未來,涼風微雲,沁人心脾。
有時路過某個村莊,李東心血來潮,就拐進去溜達一圈。
村裡偶有村民圍聚一處,看到他這輛霸氣的大悍馬經過,一個個都嘖嘖稱奇,議論著這是誰家的孩子,這麼出息。
餓了就隨便在路邊找個小飯館。
這找飯館吃飯也是有學問的。
那種看著裝修高檔但門前冷落的飯店不要去,就找那種門口停了好多大貨車的飯店。
這種大路邊上,哪家飯店好吃、實惠,經常跑長途的大貨司機顯然是最清楚的。
雖然李東自己很少出門,但是家裡二姑父就是跑大貨的,以前逢年過節李東都會去二姑父家裡拜年,跟二姑父一起喝個酒,二姑父就會給他講這些沿途瑣事、風土人情。
當然,這種路邊的飯店,就別指望多麼乾淨衛生了。
不過窮苦出身的李東倒也不講究這些。
這種飯館,主要就是麵條、水餃、包子、大餅、羊肉湯,再就是簡單炒幾個小菜。
水餃、包子那能不吃還是不要吃的好,那餡先不說啥肉,關鍵是指不定就吃出啥來,甚至能吃出來還算好的,很多時候,稀裡糊塗的就吃下去了。
二姑父就跟他說過一個故事,曾經有次二姑父跟一個夥計一起進一個飯館吃飯,吃的包子。
肉餡的。
吃到一半,那夥計吃出個大蜈蚣。
只剩一半身子。
另一半,已經被他吃下去了。
二姑父說從那之後,他在外邊再也沒吃過包子、水餃這些東西。
甚至在家裡都很少吃。
心理有陰影了。
李東雖不至於有陰影,但也不會在這種飯館裡吃包子。
李東一般就是喝個羊湯,或是吃個麵條。
偶爾也會跟同在飯館吃飯的大貨司機們聊兩句。
因為二姑父也是跑大貨的,李東對大貨司機還是比較瞭解的,而且,窮苦出身的李東,並沒有絲毫的瞧不起這些大貨司機,也不嫌他們粗俗腌臢。
李東自己也黑不溜秋的,衣著也很樸素,打眼一看,不知道還以為他也是個開大貨車的。
所以李東很容易就跟這些大貨司機聊到一塊。
等吃完飯,出了飯館,大貨司機們看著他上了悍馬,一個個這才目瞪口呆。
敢情剛才跟他們聊的那麼投入的兄弟,不是同行,而是個有錢人啊。
李東自不會在意這些大貨司機們怎麼想,怎麼看。
在他眼裡,這些大貨司機,終究只是他人生中匆匆一會的過客。
可能連名字都記不住。
不過還是有幾個,給他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有一對夫婦,四十來歲,妻子是個殘疾,瘸著一條腿。
幹不了什麼重活,就陪著丈夫出來跑大車,一路上多少也能照顧一下。
兩個孩子都在家裡上學。
倆閨女,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初中。
跟李東說起兩個孩子的時候,兩口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一個勁的誇倆閨女學習好,懂事。
為了兩個孩子,他兩口子吃再多的苦,也願意。
兩口子要了兩碗麵,最便宜的。
妻子把自己碗裡僅有的兩片肉,夾給丈夫,又夾了一大筷子的麵條給丈夫,說自己不餓,讓丈夫多吃點。
丈夫留下麵條,卻把肉夾給了妻子,說她身體不好,多吃點好的。
李東默默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