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蠻夷小邦,豈敢如此無禮,今朕當興兵討伐,為華夏子弟報仇雪恨!”
只是如今大唐尚在居國喪期間,這個時候興兵討伐高句麗,太宗也擔心於理不合,因此上也沒有在朝堂之上一輪,只是給杜睿下了一道密旨。
“高句麗久不服王化,侍奉天朝陰奉陽違,且泉蓋蘇文在朝,弒君惡逆,大罪昭彰,如今更是無禮於大唐,有道是君辱臣死,爾既為大唐之臣,何不替朕雪此大恨!”
杜睿看了太宗的這道密旨,心中也是暗笑不已,看得出,這次高句麗腦殘的做法,一招就爆了太宗的丹田,老爺子是真的怒了。
太宗的顧慮,杜睿也是心知肚明,對於這道密摺中蘊含的意味,杜睿更是一目瞭然,無非就是十三個字一一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便宜行事!
()
既然太宗讓他打,杜睿自然沒有不打的道理,後世亞洲大陸之上的國界劃分,老大中國的東北不倫不類的懸著這麼一塊東西,實在是有些礙眼,如今杜睿來了,自然也就沒有後世朝鮮,韓國什麼事兒了,思密達們想要亂認祖宗,杜睿乾脆連祖墳都給他們刨了。
杜睿很清楚,高句麗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就是一根刺,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縱觀中國歷史,除了跟草原上關係緊張的時代,餘下的,高句麗就一直是中原皇朝的打擊目標。
一直以來,在中原王朝統治者的眼裡,高句麗、遼東就是苦寒之地,人煙稀少,直到後世滿清的時候,那些政治犯還要被流放到東北的寧古塔。
大唐自創立以來,明面上保持了對高句麗的友好態度,高句麗也對大唐的強勢崛起收起了爪牙。在高祖李淵當朝的時候,高句麗還將一些戰俘歸還了大唐。不過,大唐未必願意領情便是,大唐一邊譴責著隋煬帝的窮奢極欲,濫用民力,好大喜功,覺得他師出無名,僅僅是因為擴張國土的**而發動了這麼一場又一場地缺乏正義的戰爭。一邊保持著和隋朝一樣的對高句麗的政策,畢竟,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壓力實在是不小。
高句麗並不像後世人們相像的那麼無害,或者說,高句麗不僅具備入侵中原的可能,它還較之突厥更多的具備著於佔領之後統治中原的可能。當然,前提是,它能先解決與百濟、新羅之間的問題。畢竟,朝鮮半島上的三個國家之間雖說是呈鼎立之勢,之間的紛爭一向不曾間斷過,高句麗的國力比起另兩國來要強上一些,很有可能統一朝鮮半島,到時候,就有了餘力南下了!
前隋對高句麗的征討,不僅僅是那官面上所說的高句麗阻止了新羅百濟納貢的道路,而是,高句麗的擴張,企圖控制遼東地區以及那裡的少數民族,如契丹,靺鞨,這已經挑動了前隋的敏感的神經,五胡亂華給中原帶來的傷害太大了,中原不能容忍一個露出了獠牙,隨時要撲過來要一口的鄰居存在。
高祖李淵執政時曾一度想取消高句麗稱臣,允許其獨立。這種錯誤的想法遭到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在前隋就曾積極支援隋煬帝以武力收復遼東的裴矩,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對高祖李淵說道:“遼東本箕子國,魏晉時故封內不可不臣中國與夷狄,猶太陽於列星,不可以降!”
溫彥博也說:“遼東本週箕子國,漢玄菟郡,不使北面,則四夷何所瞻仰。”
太宗為了避免麻煩,給了杜睿便宜行事的權利,同時大唐的邸報上也開始渲染泉蓋蘇文地不忠、不仁、不義,大逆不道,弒君殺臣,獨斷專行,侵掠鄰邦的罪惡行徑,蠻橫得如同布什口中的薩達姆,兇殘就好像拿著飛機給全世界放了一個大煙花的本。拉。登,當然,大唐是這個時代的國際警察,需要維持國際秩序。
歷史也被翻了出來,前隋出征士兵被屠戮,被俘虜,他們生活的悽慘,對家鄉的渴望也被披露出來,高句麗被形容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