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寧凡是上天的神明,一腳竟可以踏碎整座縣城一般。
不多時,小吏傳訊,說河堤修復,河水歸河道,甚至水災之後的疫情都沒有出現,一個個災民都精神矍鑠。
縣令愣住了。決堤的河流不可能自回河道,受疫的災民不可能疾病自解,這一切,無疑是之前的仙師所為。
縣令意識到,似乎解決了仙師的疑問,這解救災民的行為,是對縣令的回報。
“下官代一縣之民,叩謝仙師!”
縣令涕淚縱橫,向著寧凡離去方向倒頭一拜。
…
自凡人之國離去,寧凡心中明悟越來越多,每經過一處,他便散出一次神念,向一個個修士、凡人發出詢問。
陰陽涵蓋了所有大道,每個人的行為。都可用陰陽解釋。
寧凡的明悟越來越多,最終,他在一處河岸邊駐步。
一個孩童正在河邊唸經,是私塾所傳。
“日晴為陽,月缺為陰…”
這一句經,語意淺顯。太陽就是陽,月亮便是陰。
寧凡迷惑了,難道他追求的陰陽大道,僅僅是日月更迭的道理?
七日之後,寧凡返回墨蘭島,盤膝於榻上。
他。眉頭漸漸紓解
“單單執著於魔道,不可…偏執於正道,亦錯…世間萬法,須得陰陽相濟,善惡並存…”
“何謂清濁…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何謂善惡…善即是善,惡即是惡。”
“何謂陰陽…逆取為陰,正取為陽。”
“這一切,我都懂,但正因為我懂,故而我又有些迷惑了…”
寧凡的腦海,反覆迴盪著孩童的那句經文。
一路叩問陰陽,寧凡對陰陽的理解,從茫然不解,到似有所悟。到徹底明悟,再到此刻,感覺自己彷彿一無所知。
他執迷了,大道至簡,智者將陰陽比作日月,他卻將陰陽比作清濁、善惡,去類比,去推測,如此卻是捨本逐末了。
“一切迴歸原點,陰陽變為何是雙修功法…因為亂古大帝認為。男子為陽,女子為陰,男女交合,是最符合陰陽大道交替的方式。截然不同的二人,彼此結合,孕育生命。所謂的陰陽,類比解釋,便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時候,交融之時,衝起為和的力量!”
寧凡一路感悟,就好似一場人生回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大道至簡!
“天為吾妻,地為吾妾,蒼生為鼎爐,陰陽大道,合體雙修!”
“亂古大帝的這句話,是要將天下萬物,比喻成‘陰’來採補、吞噬,將自己錘鍊成‘陽’,採陰補陽,大道有成!”
“採補的不僅僅是女子,更是諸天大道的一切!”
“這是一部掠奪功法,是要與天地爭道!將天地當作女子,採補乾淨!”
寧凡第一次,看透了陰陽變的本質。
這哪裡是要採補天下女子,分明是要採補天道輪迴!
可想而知,亂古大帝是個何其狂妄的仙帝,敢與天爭道!
寧凡走出房門,望天一笑。
其左目閃爍著詭異的純白,左目化作詭異的純黑,眼瞳眼白,已分不清!
在這一道目光之下,蒼天之上那陰陽魚的巨門,轟開!
一陣光華之中,寧凡一步消失於原地,出現在一處陰霾的天地。
不,這裡的空氣並非陰霾,而是充斥著濃濃的天地陰氣,僅僅進入此地,寧凡驟然發現,自己陰陽魔脈中的法力,忽然激盪起來,運轉速度是往日的百倍不止。
“這裡的陰氣,竟能讓我修煉速度,提升百倍!”
寧凡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