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如何走,我們走的這條路是經過我們自由選擇的路。有時實在不好取捨,我們會隨意選擇一下或者賭一下。
動物也如此。
獅子遇見鱷魚也要權衡一下,思考能否吃掉和怎樣吃掉的問題。著名的黔之驢典故,說明老虎遇見陌生的動物也要先多次試探,然後才大吼一聲,斷其喉、盡其肉。
植物也如此。
植物生長向光和找水的功能也充分說明它們是有自由意識。
地球也是生命。
如果說大海是地球的心臟,江河是地球的血管,森林是地球的毛髮,雨水是地球的眼淚,山脈是地球的骨骼,地殼是地球的大腦外殼,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懷疑地球不是生命呢?
太陽也是個生命,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我們整個的單元宇宙都是個生命。
細菌是個生命。
它與人的關係類似於人與地球的關係。細菌征服人類,人類征服地球。人類不斷懲罰細菌,地球不斷懲罰人類,暴風雨、龍捲風、沙漠、洪水、火山爆發、地震,多麼類似於人類對細菌的懲罰。
原子、電子也如此,比電子小的物質還是生命。
承認微觀和宏觀物體的自由意識,解決了三大難題:
一是解決了物理學的一個大困惑,為什麼物體都沿著最小力的方向運動呢?萬物生命論認為物體是自由判斷決定的,這樣的解釋要比上帝的安排或者遵循某種規律更有說服力。
()
二是解決了無生命的物質是怎樣形成生命過程的問題,一般的生命書就解釋不好這個問題,而萬物生命論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已經承認物質本身就是生命了,是生命組成了新的生命。
三是解決了量子不確定性的原因,量子理論已經證明任何物體都具有不確定性,但不確定性的原因就不知道,而萬物生命論就可以解釋這樣的原因。所有的物質都是生命,它們都有自由意識,自由意識就說明它們存在不確定的運動規律。
萬物生命論實際上包含萬相生命論,即不僅是物質具有生命的特徵,物質的種種表像也具有類似的生命特徵,所謂國家、愛情、企業等這樣的抽象事物都具有生命的特徵,因為它們也是生命體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結論:萬物都是生命,是生命定義無限延伸的結論。
3.多樣生命
承認萬物是生命,必然導致有人問:“石頭是生命嗎?它有自由意識嗎?”對於這樣的問題,必須要分兩個層面來回答:
第一:石頭是生命,有自由意識。
第二:石頭的自由意識很弱,因此是較低階的生命。
這就如同說人類的智慧也存在等級之分,人有聰明和愚笨之分,不可能每個人的智商都一樣。
那麼一塊石頭的自由意識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從微觀看,電子的運動是極其不確定性,用量子理論的話來說,它是無處不在,又不在一處。原子的運動也有無規律性,一團氣體原子的運動是很亂的,也就是說原子具有向允許它到達的地方自由運動的本能,即單個原子自身的運動方向並不是確定的。
將10個原子放在1立方米的空間,隨著這空間變成10立方米,10個原子也擴散到10個立方米的空間。這樣的擴散並不表示永遠的不變,10個原子還是可以集體重新回到原先的空間範圍,這樣的機率是存在的,是可以透過排列組合公式計算出來的。
因此存在10個原子能集體回到原先空間的可能,出現這樣的行為可以看成它們自由意識的反映。同樣類比石頭,石頭內的原子之間儘管有分子力的作用,但仍然有運動,一個原子是可以自由向左或向右運動,只是幅度小一點而已。
如果石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