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大學文學系的教授,文學研究會的當代會長,在會員、學生中有極高的聲望。

大家一聽,都望向帕特爾手裡的報紙。聽到這是教育局給的回覆,大家也沒因此先批判阿米爾輝什麼,因為他們認為在事情真相沒弄出來先,不急著下斷論。

帕特爾也是這麼想的,目光銳利,精神矍鑠,平靜說:“我看看。”

捧起教育報。

發現今天的報,比起往日厚度多了許多,應該算是特別刊。這讓帕特爾心中一動,眾人這時也接到剛才那女學生買的幾份報。

各自安靜看了起來。

入眼。

是一首詩!是一首看過之後,讓人沉默的詩!

詩是這麼寫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他有個名字——《一代人》。

這首詩很短,乍一聽沒什麼,可越琢磨越覺得蘊含豐富,似乎很有深意,但仔細想想又沒有什麼可說的。

給人不明覺厲的感覺。

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帕特爾。

帕特爾也在回味這首詩,全詩只有兩句,且詩中出現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現象:黑夜、眼睛、光明。正因如此,使得這首詩歌具有了深思的魅力。兩句新奇的組合,看似相悖的轉折,蘊含著奇妙的合理性。

雖然全詩只有兩句話,頗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風采,泰戈爾的詩作大多簡潔雋永,充滿哲理。

我們這代人就算在黑夜裡前行,也不能放棄希望,而是要去為國家尋找到光明的未來。

這代人,卻又不止是說我們這代人。

詩作內容沉重,卻有著鼓舞人心的力量。

“嘶,這詩以其高度的歷史概括性和辯證思維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烈的藝術力量,這詩作者,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帕特爾最後肯定道。

這一首詩出來,不知道感染了多少人!

有了帕特爾的肯定,大家有數兒了,心神更是一震。

大家也都七嘴八舌的說起來,哎呀道:

“我服了!”

“是那名,《失去之遺傳》的作者阿米爾輝寫的嗎?”

“這詩太棒了!受教了!”

“這詩的作者頂天立地鐵血真男人啊!”

院子裡,之前很多不理解、不認識甚至誤解阿米爾輝的人,這下也全部站在了阿米爾輝這邊,紛紛幫阿米爾輝搖旗吶喊!

群情激奮!

這下大家都對阿米爾輝的感官改變了,光憑此詩,當浮一大白!

一些學生思緒上似乎也隨之飄遠了一些。

“我們再看看,教育局這是什麼意思,還有那位風頭浪尖的小作者·····阿米爾輝!·”

包括帕特爾在內,所有人興致勃勃,這下都沒有了批判阿米爾輝和教育局的意思,只想看看離真相漸進的答案!

深呼吸一口氣。

繼續往下看:

《失落的傳承》英文版本的扉頁上印著博爾赫斯的一首詩--《寧靜的自得》,

“光明的文字劃過黑暗,比流星更為神奇。

認不出的城市在田野上顯得更為高大。

我確信自己生死有命,瞅著那些野心勃勃的人,

試圖對他們有所瞭解。

他們的白天像空中旋舞的套索那麼貪婪,

他們的夜晚是刀劍憤怒的間歇,隨時準備攻擊,

他們奢談人性,

我的人性在於感到我們都是同一貧乏的聲音;

他們奢談祖國,

·······

我的名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