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不是現在啊,我意思是過了年或者後年,總不能不管不顧啊,這事兒早辦比晚辦好。”
弘陽聽了也想起妹妹來,他對妹妹不嫁人也沒別的想法,對安康將來的婚配也沒到那種逼著孩子必須嫁出去的份上。弘陽的想法是遇到了合適的就成親,遇不到就算了。
但是聽了妻子的話之後想法就是提前找,有合適的看看他們相處,如果相處得好了就成婚,相處不下去就算了,結婚這種事情還是要讓孩子開心。
他最擔心的是孩子想成婚了,結果那個男人有家室,平白有了這種遺憾就不好了。
他在黑暗中含糊地說:“可以先看看。”
月娥鬆口氣。
弘陽接著說:“這人必須人模狗樣,還必須有學問,談吐不能差了,品行高潔,為人志存高遠,要不然太俗了讓我女兒難為情。還要明白進退,更要緊的是和孩子能快樂地相處下去,要不然最後日子磨得成了一對怨侶也不好。”
他說的也僅僅是一部分,考慮到門當戶對,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光是第一條“人模狗樣”就不好選,畢竟各花入各眼,人家精心養育的玉樹少年郎可能到了他眼裡跟那臭椿樹一樣,別說看了,聞到味兒都想走遠點。聽見丈夫說了一堆,月娥反而興致勃勃,頗有種明天就開始給女兒瞧瞧相看的架勢。
次日海棠一早去圓明園,她和弘暉接下來磋商的事情是教育!
教育這一項也是明天瑩瑩帶人去歐羅巴重點關注的。因為根據一些和德意志有接觸的商隊反饋來看,德意志範圍內漸漸有規範教育的苗頭,從一開始只有貴族和教職能讀書漸漸變成了全民讀書,而且德意志的小朝廷似乎樂見其成,在裡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率先在本國推行強制教育這也為日後德意志的崛起打下了堅實基礎。
教育這項大業對朝廷乃至於整個民族的影響弘暉知道得清清楚楚。先不提歷史上世家對教育的壟斷隨著科舉制的出現而土崩瓦解成了世家落魄的原因之一,單說自從進關後八旗對讀書的渴望以及因為讀書導致這幾十年來的滿官數量的提升這一點,就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官吏。當然後果就是滿人幾乎整體漢化。
所以教育很重要,重要到弘暉看不慣科舉也不能取消它,甚至不能主動打壓,就是不提倡而已,這種不提倡已經讓很多讀書人怨聲載道。目前國內出現的雙軌制,新學和八股文並列,就這種局面讓弘暉至今很頭疼。
他就說:“去外面看看挺好的,看看人家是怎麼選拔官吏的,再看看人家是怎麼治理國家的。”
自從去年雍正去世,弘暉這皇帝才當了一年多一點,他自己感覺變老了很多。當一個人有了一點成就之後,就免不了要和人比,有的時候是和同齡人比或者是和同行比,有的時候是和父祖比。弘暉雖然還沒有開始和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相比,但是免不了時不時地拿自己和康熙雍正比。
除了天天拿命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