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因為跟著太后長大,對蒙古的的事務都熟,跟科爾沁的關係也不錯,康熙就讓他送侄女出嫁。
舒宜爾哈送走海棠後去看了看那架琴,等坐到琴凳上,她想起了小時候,小時候額娘還在,她自己更是處處模仿海棠,當初也真的對這架鋼琴羨慕了一陣子。如今摸著琴,想著海棠的話,這架琴漂洋過海地來到了異國他鄉,然而沒幾個人彈響過它,讓人有種明珠暗投的傷感。忍不住長出一口氣,覺得這一切恍然如夢。
海棠和九阿哥二月初離開,兩人在草原上分別。三月十八是康熙聖壽,本來在二月湖水解凍的時候都挪到了暢春園,但是因為舒宜爾哈在三月二十二出嫁,康熙在三月十六帶著全家回宮,他要在宮裡把舒宜爾哈嫁出去,這是對舒宜爾哈這位出身尊貴的女兒的重視。
舒宜爾哈給康熙做了雙鞋做禮物,康熙換上後跟太后說:“過幾天就是人家的人了,孩子長得可真快,等將來朕去了下面,跟鈕祜祿姐妹兩個也有話說,朕把這對兒女也養大了,都給他們成家了。”
這話說得舒宜爾哈再也忍不住大哭起來,康熙以為她是捨不得離開家,拍拍她安慰了一陣子。
舒宜爾哈一方面告誡自己不應該哭,畢竟和前面幾個姐姐比起來,自己嫁在京城實在是很幸運,可是對這婚事又憧憬不起來,這日子光是想想就覺得發愁。
十福晉跟著忙前忙後,跟舒宜爾哈說:“妹子,你別覺得日後你哥哥不在家你有委屈了沒地方說,沒事兒,你有話跟嫂子說,要是你和他們家的女人吵架了,嫂子幫你打架。”
舒宜爾哈破涕為笑,十福晉就說:“你別覺得嫂子就是耍嘴皮子,嫂子不是那種人,咱們草原兒女都是說到做到的。”
十福晉渾身就一個莽字,讓舒宜爾哈覺得她很可愛。
很快到了成親的日子,八抬大轎把舒宜爾哈抬出了宮,太后是最不習慣的那個人。過了一兩個月都會時不時地喊一聲“小蓮花”,然後才反應過來,舒宜爾哈已經不在宮裡了。
這時候已經進入夏季,康熙要去熱河行宮住,沿途二十多座行宮來往很方便,就打算帶著全家去。畢竟熱河那裡涼快,比京中更舒服。
太后聽了問:“去熱河啊?”
宮女說那邊地方更大,更舒服,太后不是很高興,她不愛挪窩,但是全家都搬去住,特別是舒宜爾哈兩口子也跟著去,她只好跟著一起走,路上跟康熙說:“知道的是說咱們去避暑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沒地方住到處搬家呢。”
康熙哭笑不得,就說:“您怎麼這樣想,草原上追逐水草,那不也是經常搬家嗎?”
太后想想也是這個道理,不知不覺她已經受了漢族這種定居的影響,覺得家是固定的。老太太自己想了幾天,憑著她腦袋是想不明白的,老太太也不是那鑽牛角的人,想不通就想不通了。到了行宮後,這裡確實比暢春園新鮮,瞬間高興起來。
跟隨來的權貴有很多,在這裡很快又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