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反思過,相比中國及日韓伺服器的天天爆滿排隊,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那就是歐美玩家對於仙與俠的理解還是不夠深。
文化上的詫異是從整個社會體系自上而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東西方都不一樣,他無法做出改變。
慢慢來吧,張國強打起精神,開始認真傾聽楊雲的想法。
“任天堂破產,不管誰接手,都不會改變電視遊戲的大格局。我認為DC遊戲至少在2000年前不會有特別強大的敵人出現,除非你們這兩年什麼都不幹,淨吃老本了。”
張國強尷尬笑笑:“怎麼會楊總,DC遊戲的開發我們研發部一直是重中之重,不僅各個經典遊戲的續集在保質保量地陸續推出。而且新遊戲我們也在大力培養,自己在做,也在向外界高價邀約。”
楊雲點點頭:“所以我對DC還比較放心的。但是PC遊戲,二位,要加快研發了,我們的PC遊戲還是不夠強勢,看到剛才微軟的《帝國時代》了沒有?是不是很酷?還有微軟對任天堂發起的收購邀約。這是中山社長給我發來的最新訊息,微軟真的準備進入電視遊戲行業,這是個龐然大物啊!”
說到微軟全面進入遊戲行業,楊雲自己也是深深的無奈,他低擋不住歷史的車輪,這是絕對不可能阻擋的。
同時他自己也發現了自己在遊戲製作上的缺憾。那就是對於歐美遊戲的不熟悉。
作為一個典型的80後中國人,他接觸過的那些遊戲,絕大部分都是經過國家廣電部門篩選,和諧,過濾,並且中國化的遊戲,來來去去就是槍車球。幾款知名中日RPG,上大學後接觸到一些泡菜網遊,因為工作需要接觸過一些吃硬體配置的大型單機遊戲,僅此而已。
重生前他做過一次遊戲行業的發展史資料統計,這成為他重生後最大的金手指,但這並非金大腿,很多不熟悉的歐美遊戲都是隻聞其名不知其詳,導致了第一款網遊他只能以《仙路》來應對。而非歐美人最愛並且最認同的《創世紀》。
單機遊戲也一樣,微軟的《帝國時代》他搶不過來,全效工作室作為微軟旗下的專業遊戲工作室,獲得大量微軟內部技術支援,所以《帝國時代》可以最好地契合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能讓畫質,遊戲流暢度。對硬體的依賴程度,都是現階段同級別遊戲中的最優者。
楊雲只能看著微軟攜帶《帝國時代》殺入遊戲市場,如同《命令與征服》,《雷神之錘》一樣。成為經典競技遊戲專案,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倒下一個任天堂根本不算什麼,站起來一個上千億美元資產的IT企業對手,而且是與他們龍騰一樣全方位發展遊戲,這才是他最頭疼的事情。
不想這麼多了,儘自己最大努力吧。
楊雲吩咐道:“PC單機遊戲,馬科斯,《魔獸爭霸3》要開始立項了。”
馬科斯感覺自己身上壓力好大,94出《魔獸爭霸1》,97出《魔獸爭霸2》,按照這個進度,必須得在2000年出《魔獸爭霸3》。
可是他現在還對第三部的歷史沒有大致構思,暴雪的劇本作家與遊戲架構師的創作速度遠遠低於楊雲,以至於經常出現進度停滯的狀態,似乎大家內心裡都有一個念頭,都在等待楊雲出手。
“我儘量加快速度吧Boss,不過如果您能給我們一個大框架,我認為進度會更快一些。”
馬科斯還是屈服了,他覺得自己像是在吸食鴉片,明明知道他們是員工,員工不幹活盡等著老闆出手是不對的,可每每想到老闆在遊戲中的奇思妙想,那些宏大的設定,巧妙的故事,他又忍不住了,主動索要那個爽快感覺。
我是不是太無恥了點……究竟我是老闆,還是楊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