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鬼谷子闡述瞭如何控制變化來達到預期目的的方法。

這裡的所謂“變化”,指的是在外交事務中,透過巧妙的語言表述,使得事態開始出現按照我們早已計劃好的謀略方向發展的徵兆,只要把這個變化徵兆加以引導,就可以實現我們預期的目標。

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如果預感到交流的內容開始背離自己意圖的時候,千萬不要打斷別人,要讓交流繼續進行,同時還要順著別人的思路對他表示認同。在繼續交流的同時,就要不斷用巧妙的語言技巧誘導交流方向,使交流逐漸回到自己預期意圖的軌道上來。如果交流已經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圖推進了,就是開始出現變化徵兆了,要用巧妙的語言技巧,不動聲色的誘導交流方向朝著變化的方向發展,一旦產生了變化,就要實施引導變化的策略,要引導變化朝著預先計劃好的方向發展,直至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

善於運用“變化”之術的人,是大智慧的人,他能夠預見天地變遷,順應四時變化,驅使鬼神,陰陽協調,治理人民。也就是說,有這種智慧的人,可以成就大業,可以治理好國家。

掌握“變化”之術的人,可以揣測到別人謀事的目的,可以推測出別人內心深處志向意圖。如果發現對方與自己的心願相符合,又無法結交,就採用表面親密背地疏遠地方法,因為他不能為我所用,所以只需維持表面關係。如果發現對方的志向與自己背道而馳,那就根本不考慮與之結交。

下面是一些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在外交謀略中可以利用這些現象來實施“變化”之術。

遙遠的人,反而覺得親近。因為久而不見,常常想起別人過去的優點,逐漸淡忘了別人的缺點,有什麼事反而願意與他商量,他有什麼建議也願意聽,他提意見也不會生氣。

天天在一起的人,反而會疏遠。因為,天天在一起,別人的優點就見慣不驚了,相反別人的缺點反而容易記在心上,日積月累就開始看不慣別人了,別人的建議也聽不進去了,別人的意見開始反感了,更不願意與別人商量事情了,久而久之就開始離心離德了。

在任的人,反而不願意重用。因為,常常在一起共事,經常聽別人的彙報,別人說話的分量開始越來越輕了,慢慢的開始鄙視別人了,日積月累簡直就覺得別人“無能”了,如此下去別人還能獻什麼計策呢?弄得別人呆不下去了,要離去了,此時忽然想起了別人的優點,想起了別人的才幹,又反過來極力挽留。

天天在身邊的人,不願意讓他們辦事。因為,別人把事情辦得很出色,覺得別人本當如此。別人把事情稍微辦得有點不如意,就看到了,整天看到的都是不如意,久而久之就覺得別人不得力了,因此,什麼事情也不願意讓他辦了。

別人呆不下去,離開了。只要聽到一點訊息就非常想念,腦海裡總是浮現當年別人的優點、別人的精明幹練,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辦,太多的謀略要與他商量。

古今中外,上面提到的這些現象是普遍存在的,這就是一種規律。把這種規律運用在外交事務中,就很容易找到突破口,很容易誘發變化。

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不傳;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今山東鄄城人,漢族。孫武后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與龐涓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故稱孫臏。

公元前353 年,魏國出兵攻打趙國。精通兵法的魏國大將軍龐涓率領軍隊一直打到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城下。趙國將有亡國危險,連連向齊國求救。

這一天,齊威王召來軍師孫臏,準備拜他為將。

孫臏辭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