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人之妻,而給自己帶來禍患。古代先王聖君,定期閉關修行,練就“清心寡慾”功夫,以保養自己的生命。僅這些說法,要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孔子認為,還不夠完善,所謂“概不之及”,所以才特別提出“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一語,做為重要的補充,以教導後人,夫子的“誠重之心”和“抑畏或警示後人之心”,可見一斑。
人在年少時,猶如草木剛剛開始發芽生長,如“百蟲還在冬眠狀態”。草木出土而隨即摧折其嫩芽,沒有不枯稿夭折的;冬眠狀態下的百蟲,突然把他們從地裡挖出來置於平地,未有不死亡的。聖人提醒少年,使其“力制色心”,悚然自愛,以保養柔嫩之身驅。少年時,能於此色慾一關,把得牢,截得斷,待他年成人之後,“元神”不虧,氣存丹田,立朝(走向社會)之日,精神飽滿,身心健康,作掀天大事業而遊刃有餘。真人品、真學問,皆由於此。即使不成大器,亦必克盡其天年,而不致死於非命。此少年所當猛省而謹記也!
格言31.◎世間父母,愛護子女,至深至切,無微不至,自幼無不管教。只有一件事,就是“色慾傷身”的大事,往往家長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一般都是,含糊其詞,籠統說說而已,大多都沒有明確的訓示和教誨。究其原因,一般是家長認識方面的誤會,認為,孩子未婚時,大概還不懂得“男女”之事,不好給孩子明說。就這樣遷就著到了結婚年齡。等孩子結婚了,又以為,孩子長大了,不說自明,不教自會,另外,礙著兒媳面子,不便盡言。孩子對色慾之害到底瞭解多少,完全憑父母自己的推測,根本就無法想像,不知道“子弟年輕,閱歷未深”,凡古今好色必死之事,因為從未“目睹親見”,所以他們根本不信,認為是古人編造的“騙人的措詞”!不甚相信。一般年輕人,很難有機緣得到有關“遠色戒淫”的善書而詳讀。加上現代社會,物慾橫流,邪知邪見,到處充斥,惡朋友,淫書黃毒,傳播“荒唐之語”,無處不在,且將“男女房事,視為樂境”,什麼“洞房花燭夜,榜上提名時”等等。歷代年輕人,因此而傷身斃命,絕子絕孫者,不可勝數!善良的人,每當談及而嘆息墮淚啊。
做為父母,須在孩子十四五歲時,於暗中觀察其動靜及其嗜好。尤其是對於男孩子,在給他易換衣褲時,密為周視,察有遺精斑漬,即證明“知、識已開”,此時當抓住時機,援引古訓,找個合適的機會,跟他明言,把“好色必死的道理”,把“好色已死的人”,詳細予以引證,最好把這本“壽康寶鑑”拿給他看。令子弟自知畏懼,起恐懼心,這樣即能保養精神,元神不虧。等將來結婚之後,更要不怕煩碎,婉言勸導:父勉其子,婆勉其媳。且急須將“遠色戒淫”各書,為媳推薦,甚至講解,令媳私下規勸其夫。為人父母,萬萬不可懶於一時,礙於情面,而帶來終身的痛苦和遺憾。
格言32.◎世間禍殃,屬“淫禍”最大。不單單是指“邪淫”,既是“妻、妾欲事”,只要稍微過頭,甚至自己獨寢,而心想欲事,如此都足以“致疾喪身”,不可不戒!《道書》有曰:“人生,如“慾念”不生,則體內“精氣”舒布五臟,榮衛(滋養和保護)百脈。而“慾念”一起,則慾火熾然而“拿撮”五臟,令五臟不安,氣血不定,嚴重者,即受內傷。精髓流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