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來。

他會用大量的時間去拍攝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內容,這和他不是導演系的學生有關。

就像張億謀在電影學院學的是攝影,所以他的電影裡的影像都很獨特,這是個人的風格。

對於導演來說,風格很重要,就像是一個標籤,說明你和其他人不一樣。

林子軒和不少導演有過合作。

有的導演性格謹慎,他的工作是完成劇本的內容,踏踏實實的把片子拍出來就行,有的導演創意十足,他不滿足於劇本,更喜歡臨場發揮。

說不上哪一種更好,保守的導演至少能保證電影的質量不會差,有創意的導演很可能會拍砸一部好片子,這都是有可能的事兒。

作為製片人和影視公司的老闆,林子軒更願意和前者合作,和後者合作存在很大的風險。

換一個身份,作為導演的哥哥,他希望林曉玲拍的電影更有靈性,更為自由,能給觀眾帶來一部不太一樣的影片。

放映室內,林子軒看著林曉玲拍出來的素材,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看這兒,攝影機的角度,還有這些影像,太死板了。”林子軒不客氣的說道,“你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它裡面的鏡頭都給人一種飛揚的感覺,很靈動,你再看看你拍的,這就是差距。”

“老哥,姜哥那片子投資上千萬,我這個才三十萬不到,怎麼可能拍出那種感覺,我覺得這個就不錯了。”林曉玲委屈道。

“不是投資多少的事兒,而是有沒有這種意識。”林子軒批評道,“你這個作為學生作品算是及格了,可你就想著及格啊,不想要優秀麼?”

“我當然想要優秀,這不是第一次拍麼,擔心拍砸了,想保險一點。”林曉玲解釋道。

“拍砸了怕什麼,你現在就是放不開,當初拍《姐姐》時候的那股勁頭哪去了?”林子軒指導道,“膽子大一點,放開了拍,讓鏡頭來說話,拍砸了咱們又不是賠不起。”

“行了,拍電影總要有一個過程,這才剛開始,以後就好了。”慕姍姍在一旁勸說道。

“我就是隨便說說,兩位演員演的不錯,不過有一點,她們說話的腔調不對,太有節奏了,不夠生活化。”林子軒指出道。

金亞琴演了多年的話劇,徐晶蕾是表演系的學生,念臺詞都是抑揚頓挫,很有張力和節奏感,聽起來有味道。

這是一門功課,演員平時都要練習。

比如葛尤,他的臺詞功底很強,他念臺詞的特點是語速慢,用氣音,觀眾聽著舒服。

但他平常生活中說話不這樣,為什麼呢?那麼說話太累,要真是按照表演的時候一字一句的說,不僅他受不了,和他聊天的人更受不了,聽著都累。

這就是表演和生活的區別。

金亞琴和徐晶蕾的臺詞功底都不錯,如果是在其他影視劇裡肯定沒問題。

可《我們倆》這部片子講究的是絕對生活化,就按照平常生活中來,不需要用表演時的那個腔調,這樣才能顯得真實。

林子軒雖然沒做過導演,但他見得多了,自然就有了經驗,能察覺到問題所在。

這些話他不會直接和演員說,要作為導演的林曉玲去說,在劇組導演的權威需要維護。

林曉玲在隨後的拍攝中做出了更多的嘗試,試圖捕捉到鏡頭中的靈性。

每個導演都有起步階段,都有犯錯的時候,從電影學院畢業只是一個開始,獲得了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格,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見不散》的票房在突破三千三百萬後就後續無力了,因為香江的動作片上映了。

不僅影院的排片數量下降,觀眾也被香江大片吸引,到下檔的時候估計只能達到三千五百萬,離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