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封周呂侯,諡“令武”,稱周呂令武侯。
其為呂后臨朝稱制之重要根基,此時竟要沒了。且還有其二個侄子呂產、呂祿也在長安。
劉邦知道呂雉心狠,比自己都狠,其實殺韓信、彭越等人的,不是自己,而是眼前這婦人啊。
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係複雜
其實當年呂雉漢立後,便成為漢決策集團重要人物。
呂后性格剛毅,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開始殺人立威。
第一個被她選中的就是已被廢為淮陰侯並監視居住的韓信。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從而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
不久,梁王彭越被劉邦廢為庶人、削職流放蜀地。途中遇呂雉,彭訴說無罪,呂雉答應為他說情,將其帶回咸陽。但她卻對劉邦道:“放走彭越,等若放虎歸山,不如殺之,永絕後患。”劉邦遂將彭越處死,殺掉彭越並剁成肉醬分賜於其他諸侯王。
呂雉與周勃、陳平其實有仇,但礙於下土這二人得到肯定,護衛劉氏有功,呂雉也不敢過於打壓。
此時二人領兵失敗,呂雉便趁機向劉邦諫言道:“皇上,此次上界首戰,周勃、陳平二人實有大罪,不可輕易放過。”
劉邦道:“那皇后以為該如何處置?”
“誅其下土宗族!”
劉邦一凜,這可是數千性命,周勃有子三人,除二子周亞夫不知所蹤外,長子周勝,三子周堅,皆有後人於下土供職漢庭。而陳平子陳買,孫陳恢皆終於漢室。
若是誅其宗族,牽連便大了,至少下土一兩千條性命。
秦末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者,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周勃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很大,勢力絕對也不會小。
但出奇的,劉邦竟點頭道:“好!便依皇后之見!”劉邦似要給呂雉面子一般,也不知是何原因。
風水輪流轉,周勃、陳平二人忠於劉氏數百年,不曾想落得如此下場。幸得其後世子孫在上界,劉邦不能涉及,否則怕是便是絕種滅姓之禍。
卻說此時呂氏家族在上土長安城中,府第被毀,其**奉全部成為齏粉。
長安城監獄,三人被特殊鎖鏈捆綁,正是呂雉之兄呂澤,其侄子呂祿與呂產。此時三人氣息微弱,哪裡還有半點平時頤指氣使姿態。
這三人是呂氏頂梁支柱,竟被一鍋端至此處。
下土,不周山,草房之前石凳上,二位老者正於石桌對弈。
這其中一位,自是本地主人後土天仙,另有一老者,人稱伯夷。
對於二位這種天仙巔峰,又無進一步希望之人來說,時間已然沒有意義。
正對弈間,伯夷忽眉頭一動,微愣神,隨後便起身向後土告辭。
光柱閃爍,伯夷不見了蹤影。
便是此時,一位年輕男子至這不周山頂,竟是在與后土彙報著什麼。
“此子果又出人意料,竟敢公然挑釁劉氏,且戰而勝之,看來這世道要變。”
后土聽了上界之戰,只隨意說了一句,便向那伯夷消失方向搖了搖頭。
原來這伯夷為炎帝神農氏的第十四世孫、共工的玄孫,也算是后土的後輩。這伯夷曾擔任帝顓頊的大祭司,後為第一代太嶽。
帝堯時,伯夷輔政,掌管禮儀,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於他,伯夷拒絕堯的美意,不肯接受禪讓,推薦舜做了帝。禹代行天子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
大禹治水時,伯夷有功,被封呂侯,那時封侯便可稱國,是以其封地為呂國。
伯夷的子孫以呂為氏,遂被尊為呂姓始祖。
其子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