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都縣鹽課,同時給李大人若干好處,便會就此抹去禁令。

鷹派力主廣邀徽籍官員和鹽運司出面施壓。同時將官司打到鳳陽巡撫與南京禮部,同時全體鹽商應該罷運綱鹽抗議一個月,說什麼也要讓李佑吃苦頭。

揚州鹽業七大鉅商之一、擁有六萬引窩本的金百萬坐在中間位置上,始終一言不發,皺眉想著自己的心事。他還要考慮到自己被李佑追討上萬“積欠”鹽課,以及自己表妹夫孟公明被李佑革除典史的事情,件件都與李佑糾纏不清,混在一起很難辦。

當初他下了三個帖子邀請李佑意yu解決問題,不過李大人一個迴音也沒有。之後情勢大變,李佑幾乎要成了鹽商公敵。他也就停止了邀約,打算等到個安靜時期再重新聯絡。不料這李大人出手實在驚人,竟然丟擲了這麼一個東西。

別的鹽商沒有與李佑直接打過交道,而金百萬則是與李大人見過兩次面的。雖然次數也不多。但他仍能感受得出李大人隱藏在囂張跋扈外表之下的機敏和狡詐,這才是他最憂慮之處。

另一大巨頭何鹽商見金百萬今天出奇的沉默,便開口問道:“要平息此事,金兄覺得軟好還是硬好?”

聞言金百萬搖頭道:“皆有不可取處。若以撫為主,成了慣例如何應付效仿者?如果每任知縣都如此效仿行事,我等就要疲於應付了。再說誰去負荊請罪?分量輕了沒有效果。分量重的誰肯去對他低聲下氣?反正我是不去的。”

“若要使硬手段,那可遷延日久、耗時頗長。縣試在八月舉行,至今只有一個月時間了,無論邀同鄉還是到巡撫衙門或南京禮部,一個月都是難以結事的。何況李佑此人我是見過兩次,行事十分不留情面,如果再ji怒了他。還不曉得會做出什麼驚天事情。停運綱鹽更是提都不要提。”金百萬繼續搖頭道。

對面有人問道:“停運綱鹽為什麼不可?”

金百萬對李縣尊頗為了解,“只要我們敢停運綱鹽,那李佑就敢全部解散巡役,並停查si鹽!”

如果將si鹽比喻成洪水,那麼守著產鹽區出口的江都縣就是攔蓄洪水的大閘。沒了大閘,洪水就要衝擊良田、城市。

金百萬確實猜得不錯,若鹽商真敢拿罷運綱鹽來當做抗議施壓手段,以李大人的ji烈報復xing格,絕對要在江都縣徹底放開緝查si鹽,那樣整個兩淮鹽區的官鹽市場都要受到嚴重衝擊,最後倒黴的還是持有官鹽專賣證的鹽商。

如果說天下誰最希望si鹽絕跡,那一定是鹽商們了,雖然鹽商也常在運鹽船上偷偷攜帶si鹽。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毫無辦法了?眾人都陷入沉思,經金百萬的分析,確實無論軟硬都有極大不妥,可是不能無解啊。

正當眾鹽商另尋他法時,卻見僕役在門口稟報道:“外面來了一位法師,道是有主意解決老爺們的困境。”

法師…眾人無不是看過話本聽過評書的,無數小說劇情裡都有這樣情節,主角一籌莫展時,營外忽然冒出個仙風逸骨的道士或者寶相莊嚴的和尚,並且法力智謀無邊,輕輕鬆鬆將主角的難題灰灰了。只是現在遭遇這種俗套劇情的換成了他們,果然文學來源於現實…

這是一位依稀還帶著幾分雄壯的老和尚,進了堂裡只對著中間合十為禮。

“法師有何良策可解我等之危?”金百萬很直接的問道,他們都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思。

老和尚輕鬆答道:“此事易爾!以貧僧觀之,羅太守對李佑似有不平之意,不知為何處處相敵,再輔以爾等鹽商之力,其間情勢可用也。”

“當前李佑勢大難制,府尊何以與李佑相抗?”旁邊有人質疑道。

老和尚咳嗽一聲,娓娓道來,“李佑固然聲勢日張,但府尊也有府尊的強處。先說縣學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