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黑幕,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需要他是契機話它就是契機。
其實現任兩淮鹽運司運使丁大人此人口碑不錯,在官場上風評極佳。
雖然他出身高貴,位居勢要,但卻不驕狂高傲,待人有禮。招待南來北往的大小官員從來不遺餘力盡善盡美,從不因對方得勢失勢、地位高低而冷熱不均,有困難求到他mén上的,都慷慨助之,實有古孟嘗之風也。
可是,丁運使的恩師張老首輔都已經病故了,他又已經在這個天下第一féi缺位置上坐了八年,該挪挪地方了…
閒話不提,得知自己被任用為總理整飭鹽法事,楊撫臺大驚之下有所失態,喝問完李佑後,便無心在行宮久待。他拿著詔令上了八抬大轎,匆匆回署。
月初楊撫臺得知李佑那一百零八條時,便斷定為李佑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意圖在鹽務上挑起事端並藉機拉他下水。只是他不想就此順水推舟,為李佑作嫁衣裳。
幕僚徐樹欽提醒他要高看李佑一眼時,楊大人就有了絕妙的想法。可以向朝廷推薦李佑仿效昔年巡鹽御史差事,讓李佑去整飭鹽法!
一旦大義在手,想必李佑憑藉自己的本事和後臺,在揚州城又是有權有勢的,足以與鹽運司相抗。
而鹽運司、鹽商與李佑是大敵,如果李佑得勢,雖然整不倒鹽運司,但鹽運司必然是窮於應付的。
先前鹽運司可以影響到地方,而李佑滲透不進鹽運司,所以才顯得無可奈何。但如果李佑有了整飭鹽法的名頭,而鹽運司對地方影響大不如前,此消彼長之下,必然導致鹽運司處處被動。
到時候鹽務衙mén只能找無冤無仇的巡撫衙mén求救了,因為在地方上,只有巡撫才具備對李佑進行壓制的權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如此一來,鹽運司便輕鬆到手,他楊負又何必費盡心力的想法子去打壓收服鹽運司?用好李佑足矣!
同時李佑與鹽運司糾纏起來,迎駕事務總要略微放一放了,去chā上一手也未嘗不可。
其實楊撫臺的思路與李佑差不多,都想讓對方去做捕蟬的螳螂,而自己當黃雀。
楊撫臺向朝廷推薦李大人,也有擔心某些人別有用心的推薦他,所以要先讓自己捨身事外的心思。
在這件事上,他作為駐守揚州的正二品巡撫,所奏請當然是最有影響力的,別人的奏摺比不了,要同意也只能同意他的奏請,讓李佑整飭鹽法。
整飭鹽法只是個差事,關係不到品級,只要讓李佑去做,暫時就沒有他的責任了,便可以坐山觀虎鬥。
可是楊撫臺沒有料到,朝廷批了他的奏請,同時也批了李佑的奏請,結果在互推之下,雙雙加了整飭鹽法差事。只不過一個掛了總理名頭,一個是兼理而已。
也就是說,朝廷看待他與李佑兩本奏疏居然是一視同仁的!
對此楊撫臺驚愕無語,不親身體會一番,只聽口頭傳言,誰又能真正認清李佑的潛勢力?徐樹欽說的不錯,李佑此人確實要當成平等人物看待才是。
其實楊撫臺在過度驚訝之下,猜測的有點誇張了。李佑並不是完全靠勢力,而是他作為第一個多了三百年曆史見識的人物,對大勢和機遇嗅覺敏銳,抓住了時機挖坑而已。
不過李大人雖然挖了坑,卻把握不住挖坑的後果,將自己也變成了“整飭鹽法事”。
!#
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
四百零八章兩淮鹽業公會
臨近三月,chun暖huā開,揚州城又要到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兩個月,城裡城外彷彿一夜之間多了無數人。txt**郊外必將又是綵衣香車、畫舫笙歌的世界。
按說又到了諸位豪商爭奇鬥富、遊chun逐妓,順便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