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半個月時間內很難調配出各衙門新官到任。

更別說鳳陽巡撫、兩淮鹽運使、揚州知府這些大肥缺,哪有那麼容易就可以定下人選的。這些大員的及時缺位,意味著他將以揚州官場首領的身份接駕!

在其它重點地方,迎駕的首領大臣各有不同。分別是駐在淮安府的從一品河漕總督、駐在南京的正二品六部和守備、駐在蘇州府的從三品參政、駐在杭州府的正二品浙江巡撫。

只有在揚州府…獨苗正堂李大人思及自身,伸手摸了摸五品大印,為自己的落伍官位唏噓不堪。形勢到了如此地步,朝廷不提拔自己簡直天理不容哪。

次日,在揚州劾查十日的謝欽差領著前鳳陽巡撫、前兩淮鹽運使、前參政署理知府三人,拿著近半尺高的文書材料,並護軍五十人,出發前往京城。

金百萬這個狀告鹽運使的原告本該隨行,不過因國丈身份而得到優待,所以不用一路顛簸的去京城,只寫了自陳疏,由欽差帶著赴京即可。

李佑率領各衙門佐雜官將欽差大人送行到東門外,在碼頭上依依惜別。

三個罷官赴京的大員都在船上不露面,李佑瞥了幾眼船艙,心裡估計他們在京城受審時肯定非同尋常的,想必不是大學士奉敕審問,就是殿上廷審。

至於最終結果,李佑也猜不到,這要看各方角力狀況了,南京那邊也少不了使勁的。

魏國公應該不會恨上自己罷,他要恨應該痛恨背叛的前鹽運使去,就和楊大人一樣。更何況自己指使老丈人狀告金百萬,沒有提到南京方面,這已經相當留了面子,給了他很大運作餘地。

謝欽差望著年輕的李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三個不同衙門大員全完蛋了,這一最小的五品卻基本安然無恙,明眼人都會認為他沒少下黑手,但全城百姓卻搶著作證他是清白無辜的…

雖然令人忌憚又何嘗不令人欽佩?這種詭異情況,一輩子只怕也就遇到這一次了。

謝老大人先咳嗽一聲,拿出欽差的架勢,半是囑咐半是命令道:“揚州重任託付與李大人了,勿要辜負朝廷!”

李佑神情肅穆,拱手道:“謹受老大人之命,庶竭駑鈍而已!”

目送欽差大船遠去,署理府事、代管江都縣事、整飭鹽法事李大人轉身掃視身後各衙門官員。從府同知、府通判、府推官到府經歷、知事,再從運同、運判到縣丞、主簿,名頭雖多,卻沒有一個正堂官。

一個一個看過去,李佑抑制不住得意的笑了,略有忘形,張口朗誦出一首與良辰美景四月天截然不搭調的前人著名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似乎不協調,聽在眾官員耳朵裡,卻又覺得很合乎實際。

太張狂了!太放肆了!簡直將他們全都視為土雞瓦犬!比李佑品級還高半品的高運同憤怒的抬起頭,與李佑對視。

但瞬間卻又被李大人冷漠目光刺的心驚膽顫,他這才記起,只要李大人發難,估計他也得跟著前鹽運使去京城做客。現在的他,只是靠著金百萬的面子勉力自保而已,李佑隨時可以不給面子的。

更別說官場上不光看品級,還得看差使。一個從四品運同在奉詔整飭鹽法事面前,確實只能當下屬。

送行完畢,回到城中,同知分署或者叫江都縣衙進入了自從建衙以來,最輝煌的半個月!

無數縣衙吏員和衙役看到,原本高高在上的運司和府衙吏員如今都得紛紛到縣衙來低聲下氣的辦事,縣衙門子收紅包收到手軟。

而李大人的重心則放在了鹽政上。他知道,府縣事務半個月不管也能拖下去,但是他掌握鹽運司的機會可能就只有這半個月,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死了,不能留給後來者翻盤。

他的第一道命令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