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文選司郎中左大人的房間,與他見過禮後開門見山的問道:“聽前面書吏說。在下的事還得找你談。難道出了什麼變故?”
左郎中請李佑到旁邊小廳內坐下,上了茶後才道:“你官復原職的事情,天子下朝議垂詢。結果被否了!”
李大官人大感意外,彷彿當頭被澆了一桶涼水,原以為是輕而易舉順理成章的事情。怎麼被否了?
“袁閣老向天子奏稱,眼下你在京城裡聲望太高,風頭正盛,所以此時不適合繼續擔任京師地面官員,不然易生尾大不掉裹挾朝廷之勢。包括徐、彭、金在內的大部分閣老都贊同這個說法,所以…”
靠!李佑不由得感慨萬分,這是刷聲望刷過頭的副作用麼?別人倒還罷了,這保住地位的彭閣老翻臉可真夠快的!
難怪官員都要儘可能的佔住位置,有了位置才有一切。沒有位置簡直就像砧板上的魚肉,完全沒有主動權。即便強勢如許次輔,一旦丟下位置丁憂返鄉,再回來時也成了未知數。
左大人繼續介紹情況:“袁閣老還對陛下奏道,你還年輕,鋒芒太利不懂韜隱之道。從培養人才愛護人才的角度,不宜立刻重新擔任提督五城御史這樣的勢要職務。否則反而要害了你。故而要適當地壓一壓,避免木秀於林或者過剛易折的悲劇,讓你仕途道路基礎更堅實…”
真是冠冕堂皇無懈可擊的套話啊,彷彿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一切都是為了你著想。實際情況那就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非李佑心裡透亮,沒準該對袁閣老的愛護感激涕零了。
總而言之。五成提督御史經過初代目李佑拳打腳踢,從刑部奪來了京城刑名司法大權,權柄發展的太重,又加上李佑本身如日中天的從官場到民間各種聲望,更是如虎添翼。
大部分朝臣或許在嘴上會稱讚李大人,但在心裡卻不能放心讓他官復原職了。有可能打破平衡的存在,對任何人都是威脅,難道誰還能比段知恩更強?
別過上幾百年他李佑在戲曲詞話裡變成了包龍圖,其他人卻無辜的化身為龐太師這種背景角色就傻眼了。
想明白這點,李佑喟然長嘆,官場的學問真是越學越深,今天又上了一課。陶醉於的戰無不勝可能只是個假象,這前提是與“人”鬥,但在水無常形的“勢”面前,誰都得無奈。
撼山易,撼動大勢難,難就難在這個“勢”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是隨時有可能變幻的,是具有無數種可能性並捉摸不透的。
李佑向來識時務,當即也不再糾結,又問道:“不能官復原職,那還有什麼職位?”
左大人嘆口氣,“你原職位列四清,流品太高,轉換為其他官職,安排難度很大,愁煞我也!現在看來,要麼平調去六部為五品郎中,要麼升遷到其他寺監為四品,可這兩種選擇,都太難為人。至於詞林坊局想都不用想了…”
“到底是什麼?”李佑打斷了左大人訴苦,著急的問道。
左郎中捻鬚道:“通政司缺個管邸報的右通政…”
李佑想道,這似乎也不錯,能直接操縱朝廷喉舌,影響天下輿論,還挺適合自己去幹的,何況當初自己曾經主管過邸報,很熟悉情況。
當今國朝人口至少過億,幹幾年攢夠九百八十七萬個關注成為意見領袖很容易啊!
“但被朝議否了!”左郎中悍然打碎了李佑的幻想。袁閣老等人當然不傻,把李佑這大噴子放到邸報主管位置上,那不是找虐受麼。
不等李佑發問,左郎中又道:“目前也還缺個大理寺少卿…”
李佑心裡一喜,這是負責複核天下所有重案、對刑部都察院案件進行二審的職務,相當不錯。雖然隨著大理寺弱勢,逐漸有擺設嫌疑,但事在人為,在自己手中重新發揚光大不是沒可能的,怎麼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