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

這些蒙古軍的情報,是徐鳳年以及一眾將士以性命換來的。

“你說的應該是那些大傢伙,那就是襄陽炮?”

楚天看到了襄陽炮的輪廓,五十架襄陽炮矗立,每一座大型投石機都有幾米高,最高者,甚至超過十米,拋射數百斤重的石塊,猶如隕石墜落,即使比起早期的青銅炮,也毫不遜色。

估計青銅炮的靈感由來,也是投石機這種拋射類的大型攻城器械——原始的青銅炮發射的是實心彈,相當於投石機的石塊,實心彈的重量比起投石機使用的石塊卻更小。相對應的,原始的青銅炮比起投石機更加方便使用,火藥推進的初速度更快。

“怪不得玉門關幾乎變成了廢墟……玉門關只是經過臨時加固而已,平時,這裡很少使用,城牆已經風化。”

楚天檢視玉門關的城牆,情形不容樂觀。

東漢末年戰亂四起,所有諸侯忙於內戰,不會在意玉門關和漢長城這些防禦工事,畢竟遊牧部落在這段時間實力弱小。

公孫康率領三千騎兵就可以擊敗五萬扶余大軍,南匈奴騎兵被人數比自己少的蒙古騎兵追著殺……

玉門關也是徐鳳年退到此地以後,才重新修繕的雄關,否則,玉門關的防禦會更加脆弱。

“對面應該是鐵木真的大軍,他在河套、漠南被我趕走,最終還是想要在西域與我們決戰吧。”

楚天已經感受到鐵木真的遲疑。

鐵木真面對他率領的漢軍,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鐵木真一退再退。

蒙古帝國在河套和漠南的失利,損失的騎兵大約有十萬人,部落牧民二、三十萬,但還不算嚴重,鐵木真還在積蓄力量。

根據楚天的推斷,鐵木真選擇與漢帝國決戰的地點在西域的輪臺、天山或者阿爾泰山——總之,是遠離中原的地方。

鐵木真的戰略,與漠北之戰匈奴伊稚斜單于的戰略相似。

越靠近漢帝國的中原、河北、關中等腹地,漢帝國的大軍補給越簡單。

即使漢帝國戰敗,很快又可以從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再次募集一支大軍,前來與蒙古帝國決戰。

長此以往,最後會失敗的還是蒙古帝國。

因此,無論鐵木真還是匈奴的伊稚斜單于,他們的目的都是儘可能利用騎兵的機動力,拉長漢帝國的補給線。

補給線越長,漢帝國可以派出的兵馬就越少,承擔的壓力也越大。

在家門口作戰,漢帝國可以派出一兩百萬大軍。

如果跨越萬里作戰,那麼出動幾十萬人就比較勉強了。

有個很典型的例子,隋煬帝楊廣徵高句麗,徵調百萬大軍,長途跋涉,又遭遇寒冬,無法平定高句麗,反而損失大量兵馬、糧草、兵器,百姓不堪重負。

李世民後來僅僅派出十餘萬精兵,攻陷高句麗十餘座城池,擄掠幾十萬人口而歸。

這個道理,漢帝國的諸侯們知道,所以楚天寧願在河套平原、漠南草原等相對較近的地方,在幷州和幽州的家門口大戰,還有漠南領主們提供的牛羊作為糧食。

只不過,鐵木真等人也知道這個道理,他選擇決戰的地方,要麼是西域、要麼是漠北,兩個地方距離漢帝國的距離都非常遙遠。

伊稚斜單于選擇與漢帝國決戰的地點是漠北,參與過漠北之戰的楚天、徐鳳年等人都知道,在漠北行軍有多少困難,而鐵木真……

“鐵木真打算以西域都護府為誘餌,吸引我們進行遠征,然後在西域將我們殲滅。一旦我們漢帝國的精銳盡失,那麼河套、漠南又將是其勢力範圍。”

夏天涼跟隨於楚天左右,同樣望向矗立在玉門關以西的配重式投石機。

徐鳳年、馬騰、韓遂等人先是一驚,但隨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