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增強自己的實力? 於是大手一揮? 幾個東籲國將領上前? 試圖生擒秦良玉!
東籲國將領手持蠻刀、狼牙棒、弓箭、長槍等兵器,從四面八方來攻!
“掩護將軍!”
蒙古騎兵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又有圍獵的傳統,擅長相互配合,此時眼見蒙古騎兵陷入危機,於是紛紛射箭,覆蓋一群東籲國將領!
蒙古騎兵的騎射之準確讓東籲國將領大吃一驚,紛紛揮動兵器阻擋,不少箭矢被擊飛。
趁著東籲國將領阻擋蒙古騎兵的騎射時,秦良玉全力出手,白杆槍在秦良玉手中刺出幾十道殘影!
秦良玉縱馬掠過,幾個東籲國將領栽落下馬,被秦良玉一合擊殺!!
東籲國大軍主力因為其秦良玉可怕的表現,以及自軍陣亡幾員大將,士氣下降!
蒙古騎兵趁勢推進,壓迫東籲國大軍後退,東籲國大軍節節敗退!
“督戰隊上前,但凡是後退者,殺無赦!”
“戰象、火槍手上前,阻擋漢帝國的騎兵!”
莽應龍見自己的騎兵部隊完全不是騎兵之王的蒙古騎兵的對手,於是派上東籲國盛產的戰象,以及葡萄牙僱傭兵!
莽應龍的葡萄牙僱傭兵是大航海時代,為東籲王朝的大王們效力的精銳火槍手,也是莽應龍征服東籲國的重要兵力。
一隊戴著大簷帽的葡萄牙火槍手裝填黑火藥和鉛彈,在戰象兵和長矛手的掩護下向秦良玉統帥的蒙古騎兵射擊。
白色的硝煙瀰漫,火槍齊射,一排蒙古騎兵中彈,從疾馳的戰馬馬背上栽落!
幾十頭戰象阻擋了蒙古騎兵的衝鋒,將蒙古騎兵分割。
咆哮的戰象將一個蒙古騎兵連同他的戰馬一同踐踏,後者肋骨盡數斷裂!
蒙古騎兵從戰象之間的間隙殺入,與東籲國的長槍兵交戰!
東籲國的刀牌兵向蒙古騎兵投擲標槍,將蒙古騎兵射殺!
秦良玉以一當百,在幾個蒙古騎兵的掩護下,殺穿一道間隙!
“殺!!”
蒙古騎兵與東籲國大軍鏖戰之際,叢林之中,漫山遍野的南蠻士卒軍殺出,山呼海嘯!
三萬蒙古騎兵是先鋒,而後方七萬蠻族大軍,才是真正的主力!
將近三米高的兀突骨拖著木製的狼牙棒,狼牙棒上盡是鐵釘,猶如巨人。
在兀突骨周圍,還有密密麻麻的蠻族藤甲軍,一片肅殺!
無當飛軍、白桿兵衝在前方,接應秦良玉的蒙古騎兵。
坐在黃金戰象背上的莽應龍汗流浹背,漢帝國的援軍數量遠超出了莽應龍的想象。
益州局勢的變化比莽應龍想象中更快,在莽應龍認為漢帝國諸侯難分難解時,楚天已經有餘力派出十萬兵馬,前來為永昌郡解圍!
而且,這十萬兵馬並非臨時招募的新兵,而是經歷過不少征戰的百戰之師,還有幾支特殊兵種!
一個東籲國禁衛軍將領向莽應龍請示:“大王,要動用白象軍團嗎?”
“撤兵。”
莽應龍的決定讓原本以為要和漢帝國援軍決一死戰的東籲國將領們大為意外,不過還是在莽應龍的命令下,率領東籲國大軍向後撤退。
然而,秦良玉卻完全沒有放走東籲國大軍的意思。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永昌郡作為漢帝國南部的一個郡,遭到東籲國進犯,惹怒了漢帝國的將領們!
蒙古騎兵死死咬住東籲國大軍,機動速度較快的無當飛軍隨後追上,擊破東籲國的刀牌兵!
蒙古騎兵換上長矛,刺擊戰象的眼睛,導致其進入狂暴,不分敵我!
兀突骨揮動狼牙棒,不斷錘擊一頭戰象,其